pi-dal

pi-dal

All science is either physics or the stamp collecting.
twitter
github
bilibili

《一個悲觀主義者的積極思考》讀書筆記

《一個悲觀主義者的積極思考》讀書筆記#

作者: 叔本華
閱讀時長: 4 小時

這是我在微信讀書中閱讀《一個悲觀主義者的積極思考》時記錄的筆記和摘錄。


一 人生總論#

對人生的快樂和幸福作了基本的劃分:人的自身、人的所有和人的地位。另外,對人生的選擇和準備作了總體的概括。

對人生的快樂和幸福作了基本的劃分:人的自身、人的所有和人的地位。另外,對人生的選擇和準備作了總體的概括。


三 處人之道#

在人生旅途的進程中,我們應該儘可能做到寬容和自律,避免與人爭論和口角,這樣我們的一生將獲益良多。為人處世的睿智,更顯哲思的光輝。

在人生旅途的進程中,我們應該儘可能做到寬容和自律,避免與人爭論和口角,這樣我們的一生將獲益良多。為人處世的睿智,更顯哲思的光輝。


四 命運與世道#

得意不忘形,失意不失態

得意不忘形,失意不失態


人生的福分#

亞里士多德將人生的福分劃分成三類:來自外界的福分、來自心靈的福分,以及來自肉體的福分。

亞里士多德將人生的福分劃分成三類:來自外界的福分、來自心靈的福分,以及來自肉體的福分。


人生是一次旅行#

我們全力以赴希望獲得的東西,往往在得到的時候,發現已經不適合我們。

為某一偉業做準備所逝去的歲月,無意中剝奪了我們去貫徹它的力量。一個人不畏艱難和危險所累積的財富,自己卻常常無法享用,勤勞所得只能留給他人;或者是,他多年努力奮鬥所獲得的職位,卻沒有能力擔任。對他而言,幸福來得太晚,從另一方面說,他自己抵達得太晚,無緣享受幸福。

我們所處的世界是怎樣的,主要在於我們以什麼方式來看待它,所以不同的人看到不同的世界:有人認為它荒蕪、枯燥和膚淺,有人覺得它豐富、有趣而充滿意義。

我們竭盡力量唯一所能做到的事,就是盡力發揮我們個人的品質,讓我們從事的事業,能夠用上我們的才智,在能力範圍內,極力避免其他的紛擾。因此,我們就得選擇最適合我們發展的職位、行業和生活方式。人生快樂的兩大仇敵是痛苦和煩悶。我們可以進一步說,要是我們有運氣能離開一個仇敵,我們就按照離開它的多少,而接近另一個仇敵。事實上,人生的過程似乎就是在這兩者之間的劇烈擺動。

我們全力以赴希望獲得的東西,往往在得到的時候,發現已經不適合我們。

為某一偉業做準備所逝去的歲月,無意中剝奪了我們去貫徹它的力量。一個人不畏艱難和危險所累積的財富,自己卻常常無法享用,勤勞所得只能留給他人;或者是,他多年努力奮鬥所獲得的職位,卻沒有能力擔任。對他而言,幸福來得太晚,從另一方面說,他自己抵達得太晚,無緣享受幸福。

我們所處的世界是怎樣的,主要在於我們以什麼方式來看待它,所以不同的人看到不同的世界:有人認為它荒蕪、枯燥和膚淺,有人覺得它豐富、有趣而充滿意義。

我們竭盡力量唯一所能做到的事,就是盡力發揮我們個人的品質,讓我們從事的事業,能夠用上我們的才智,在能力範圍內,極力避免其他的紛擾。因此,我們就得選擇最適合我們發展的職位、行業和生活方式。人生快樂的兩大仇敵是痛苦和煩悶。我們可以進一步說,要是我們有運氣能離開一個仇敵,我們就按照離開它的多少,而接近另一個仇敵。事實上,人生的過程似乎就是在這兩者之間的劇烈擺動。


認識你自己#

他必須對了解自己的方法有若干進展;他必須知道在一生中他的真正的主要的和最為關鍵的目標是什麼,他最想擁有的快樂是什麼;還有,在那之後,什麼在他思想中佔據著第二和第三的位置;他必須找出,就整體來說,他一生真正的使命是什麼,他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他跟世界的一般關係如何。

他必須對了解自己的方法有若干進展;他必須知道在一生中他的真正的主要的和最為關鍵的目標是什麼,他最想擁有的快樂是什麼;還有,在那之後,什麼在他思想中佔據著第二和第三的位置;他必須找出,就整體來說,他一生真正的使命是什麼,他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他跟世界的一般關係如何。


快樂不過是夢,憂傷卻是現實的#

因為歡樂畢竟是負面的。認為歡樂會產生快樂是一個錯覺,是受到羨慕心的偏愛所致,最後難免會遭受懲罰。

痛苦給人的感覺是不折不扣的,快樂的真正標準就是沒有痛苦。如果我們沒有遭受痛苦,而且又不覺得生活枯燥,世上快樂的必要條件都已經達到了,其他一切都是虛妄的。

我們絕不應該用痛苦的代價去換取歡樂,即使只是局限於招致痛苦的風險,也不應該去冒犯。要是那麼做,就是以正面的真實去換取負面的虛幻。但為了避免痛苦而犧牲歡樂,卻是有利可圖的。至於痛苦是跟隨在歡樂之後,還是在歡樂之前來到,都是無關緊要的。

伏爾泰說:“快樂不過是夢,憂傷卻是現實的。”

最快樂的命運,不是去體驗到最怡人的欣喜或是最大的歡樂,而是把生命帶到終點,未遭受到身體或精神上的巨大痛苦。

因為歡樂畢竟是負面的。認為歡樂會產生快樂是一個錯覺,是受到羨慕心的偏愛所致,最後難免會遭受懲罰。

痛苦給人的感覺是不折不扣的,快樂的真正標準就是沒有痛苦。如果我們沒有遭受痛苦,而且又不覺得生活枯燥,世上快樂的必要條件都已經達到了,其他一切都是虛妄的。

我們絕不應該用痛苦的代價去換取歡樂,即使只是局限於招致痛苦的風險,也不應該去冒犯。要是那麼做,就是以正面的真實去換取負面的虛幻。但為了避免痛苦而犧牲歡樂,卻是有利可圖的。至於痛苦是跟隨在歡樂之後,還是在歡樂之前來到,都是無關緊要的。

伏爾泰說:“快樂不過是夢,憂傷卻是現實的。”

最快樂的命運,不是去體驗到最怡人的欣喜或是最大的歡樂,而是把生命帶到終點,未遭受到身體或精神上的巨大痛苦。


自我與外在#

“快樂” 的建構所依據的藍圖,與前面所述的情況恰恰相反。所以,把你的要求降到最低限度,是避免極端不幸的最可靠的途徑。

一個人所能直接領悟的,只是他自己的觀念、感情和願望,外在世界對他的影響,只能促使他產生那些觀念、感情和願望。

“快樂” 的建構所依據的藍圖,與前面所述的情況恰恰相反。所以,把你的要求降到最低限度,是避免極端不幸的最可靠的途徑。

一個人所能直接領悟的,只是他自己的觀念、感情和願望,外在世界對他的影響,只能促使他產生那些觀念、感情和願望。


兩種不幸#

所以,如果我們不想由於恐懼不幸而失去人生的所有快樂,我們就應該把前類不幸看作永遠不會發生,把後類不幸看作不會立刻發生。

不幸的事件如果已經發生,無法改變,我們就不應該再認為事情可能會演變為其他的情況,更不應該的是,認為當初如何就可以避免這件事。因為這種想法會增加自己的苦惱,使事情無法忍受,讓自己成為自討苦吃的人。

事情的發生是必然的結果,是無可避免的。

所以,如果我們不想由於恐懼不幸而失去人生的所有快樂,我們就應該把前類不幸看作永遠不會發生,把後類不幸看作不會立刻發生。

不幸的事件如果已經發生,無法改變,我們就不應該再認為事情可能會演變為其他的情況,更不應該的是,認為當初如何就可以避免這件事。因為這種想法會增加自己的苦惱,使事情無法忍受,讓自己成為自討苦吃的人。

事情的發生是必然的結果,是無可避免的。


适度平衡#

明智人士所致力的是免於痛苦,而不是尋求歡樂。

明智人士所致力的是免於痛苦,而不是尋求歡樂。


享受此刻#

今日” 只出現一次,不會再度回來。我們易於忘記,每一天都是生命中不可缺少,因此也就是無從補償的一部分。

今日” 只出現一次,不會再度回來。我們易於忘記,每一天都是生命中不可缺少,因此也就是無從補償的一部分。


快樂獲致術#

限制外界活動的領域,就是減輕心意受到外界的刺激;限制我們才智的努力範圍,就是舒緩心意受到內在刺激的來源。

在這一方面,純粹勞心的職業,對於其智力配合得上的人們而言,在促進幸福所做的貢獻上,通常都大大地超過一般務實的生涯。

單純甚至是單調,都將會促成我們的快樂。

限制外界活動的領域,就是減輕心意受到外界的刺激;限制我們才智的努力範圍,就是舒緩心意受到內在刺激的來源。

在這一方面,純粹勞心的職業,對於其智力配合得上的人們而言,在促進幸福所做的貢獻上,通常都大大地超過一般務實的生涯。

單純甚至是單調,都將會促成我們的快樂。


自省#

每夜睡覺之前,把當天所做之事,加以檢討。每天隨便地生活,為工作或享樂忙忙碌碌,不對過去作任何的反思 —— 好像不斷地從生命的卷軸中拉出棉線 —— 對於自己何去何從,一無所知。

追逐名利、尋歡作樂、過高級的生活,是通往快樂大錯特錯的途徑。因為這麼做,是企圖把我們苦難的生存轉化為一連串的欣喜、高興和歡樂 —— 這種過程到最後一定會變為失望和妄想。就此點而言,可以相提並論的是它帶來的必然伴奏:大家彼此說謊。正如我們的身體為衣服遮蓋,我們的心靈則隱蔽於謊言的帷幕背後。帷幕總是存在的,我們只能有時透過帷幕猜測他人的思想,如同我們通過別人的衣著外觀而獲知他們的體型。

每夜睡覺之前,把當天所做之事,加以檢討。每天隨便地生活,為工作或享樂忙忙碌碌,不對過去作任何的反思 —— 好像不斷地從生命的卷軸中拉出棉線 —— 對於自己何去何從,一無所知。

追逐名利、尋歡作樂、過高級的生活,是通往快樂大錯特錯的途徑。因為這麼做,是企圖把我們苦難的生存轉化為一連串的欣喜、高興和歡樂 —— 這種過程到最後一定會變為失望和妄想。就此點而言,可以相提並論的是它帶來的必然伴奏:大家彼此說謊。正如我們的身體為衣服遮蓋,我們的心靈則隱蔽於謊言的帷幕背後。帷幕總是存在的,我們只能有時透過帷幕猜測他人的思想,如同我們通過別人的衣著外觀而獲知他們的體型。


與自己相處#

人只有在單獨的時候才顯露本色;如果他不喜歡獨處,他就不會喜愛自由。因為人只有在獨處時才擁有真正的自由。

人只有在單獨的時候才顯露本色;如果他不喜歡獨處,他就不會喜愛自由。因為人只有在獨處時才擁有真正的自由。


理想的社會#

在一個社會中,令大才大智人士惱怒的是 “權利平等”,因為這些權利直接導致人人都可以自命不凡,那是大家都喜愛的。而在自然的情況中,才智上的差別就意味著所擁有的社會權利應該有相對的不同。

所謂理想的社會,最糟糕的不僅是給我們帶來無法讚美或喜愛的同伴,而且還不讓我們保持天性和本色。為了做到和諧,它強迫我們蜷縮,甚至是完全變形。

在一個社會中,令大才大智人士惱怒的是 “權利平等”,因為這些權利直接導致人人都可以自命不凡,那是大家都喜愛的。而在自然的情況中,才智上的差別就意味著所擁有的社會權利應該有相對的不同。

所謂理想的社會,最糟糕的不僅是給我們帶來無法讚美或喜愛的同伴,而且還不讓我們保持天性和本色。為了做到和諧,它強迫我們蜷縮,甚至是完全變形。


虛假的卓越#

因此,在大多數的社會中,願意獨善其身的人都會獲得實質性的好處。

除了自己,沒有人能跟其他人完全情投意合 —— 即使是最好的朋友,或是終身伴侶。個性和脾氣上的不同,總會帶來某些不和諧,雖然在程度上微不足道。那種真正的心境平靜,內心的完全安寧,是塵世中僅次於健康所能給予我們的最高祝福,只有在個人獨處時才能夠達到。而要讓安寧成為一種持久的情緒,只有把自己完全置身於退隱之中。這時,如果這個人自身有什麼長處和禀賦,他的生活方式將是在這個可憐的世界中最為快樂的。

因此,在大多數的社會中,願意獨善其身的人都會獲得實質性的好處。

除了自己,沒有人能跟其他人完全情投意合 —— 即使是最好的朋友,或是終身伴侶。個性和脾氣上的不同,總會帶來某些不和諧,雖然在程度上微不足道。那種真正的心境平靜,內心的完全安寧,是塵世中僅次於健康所能給予我們的最高祝福,只有在個人獨處時才能夠達到。而要讓安寧成為一種持久的情緒,只有把自己完全置身於退隱之中。這時,如果這個人自身有什麼長處和禀賦,他的生活方式將是在這個可憐的世界中最為快樂的。


另一種不幸#

聰明人首先要爭取的是免於痛苦和煩惱,能得安靜和閒暇,也就是一種平靜樸實、不受干擾的生活。因此,在對 “世人” 略有認識之後,他會選擇不求聞達,如果他具有大才智,甚至會過獨居的生活。一個人的內心愈為充實,他對其他人的需要就愈少 —— 其他人愈不能替他做什麼。這就是為什麼高度的智慧會使人不合群。當然如果智慧的 “質” 能由 “量” 彌補,那還值得在這個大千世界過日子。不幸的是,一百個愚人抵不上一個聰明人。一般人一旦免於貧困的痛苦,便不惜一切要消遣、找友伴,逢人就交往,唯恐只是單獨一人。因為獨處時,每個人只能依靠自己,各人的自身條件便顯露出來。可憐的個性是人的終身負擔:愚人縱然出身顯貴,仍然會被他的個性所累,而有才智的人因為充滿生動的思想,能使荒地充滿人群。

聰明人首先要爭取的是免於痛苦和煩惱,能得安靜和閒暇,也就是一種平靜樸實、不受干擾的生活。因此,在對 “世人” 略有認識之後,他會選擇不求聞達,如果他具有大才智,甚至會過獨居的生活。一個人的內心愈為充實,他對其他人的需要就愈少 —— 其他人愈不能替他做什麼。這就是為什麼高度的智慧會使人不合群。當然如果智慧的 “質” 能由 “量” 彌補,那還值得在這個大千世界過日子。不幸的是,一百個愚人抵不上一個聰明人。一般人一旦免於貧困的痛苦,便不惜一切要消遣、找友伴,逢人就交往,唯恐只是單獨一人。因為獨處時,每個人只能依靠自己,各人的自身條件便顯露出來。可憐的個性是人的終身負擔:愚人縱然出身顯貴,仍然會被他的個性所累,而有才智的人因為充滿生動的思想,能使荒地充滿人群。


要麼獨處,要麼庸俗#

塞尼加說:“愚蠢就是負累。” 實在是至理名言,可以跟《聖經・德訓篇》的一句話加以比較:“愚人的生命遠遜於死亡。” 一般來說,有人喜歡結交朋友,就因為他智慧低下,個性隨俗。我們在這世界的選擇,很難超出獨處和庸俗、隨波逐流的兩端。

塞尼加說:“愚蠢就是負累。” 實在是至理名言,可以跟《聖經・德訓篇》的一句話加以比較:“愚人的生命遠遜於死亡。” 一般來說,有人喜歡結交朋友,就因為他智慧低下,個性隨俗。我們在這世界的選擇,很難超出獨處和庸俗、隨波逐流的兩端。


偉大的心靈注定是孤獨的#

具有偉大心靈的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但並不真正屬於這個世界。從很早的歲月,他們就感到自己與其他人之間有著顯然的不同,但只是逐漸的。隨著時光的流逝,他們開始明白自己的地位。他們在心智方面的孤獨,然後又由於實際上的退隱生活方式而獲得巩固。不是在某種程度上從流行的庸俗之中解放出來的人,是難以接近他們的。

根據長時間與他人相處的經驗,我們已不再對別人抱有太大的期望。我們發現,跟人交往得深入一些,並不會有所收穫。

具有偉大心靈的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但並不真正屬於這個世界。從很早的歲月,他們就感到自己與其他人之間有著顯然的不同,但只是逐漸的。隨著時光的流逝,他們開始明白自己的地位。他們在心智方面的孤獨,然後又由於實際上的退隱生活方式而獲得巩固。不是在某種程度上從流行的庸俗之中解放出來的人,是難以接近他們的。

根據長時間與他人相處的經驗,我們已不再對別人抱有太大的期望。我們發現,跟人交往得深入一些,並不會有所收穫。


獨處的好處#

對於有才智的人來說,獨處的好處是加倍的。第一,讓他能清靜;第二,他不必跟其他人在一起 —— 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跟世人打交道需要我們抑制自己,面對厭惡甚至危險。拉・布魯耶(La Bruyere)說得好:我們所有的禍害都來自於不能獨處。

西塞羅甚至說過這樣的話:一個能夠完全自立,並且具備獨特才能的人,不可能生活不快樂。一個人愈有獨立的才能,別人對他的重要性就愈少。這種自足的感覺,讓許多有真才實學的人不致為了跟世人相處而做出相當的犧牲,更別說實際上克制自己去積極參與那些活動。

愛好孤獨很顯然不是人性中最直接、最原始的衝動,而是次要的、慢慢養成的習性。它是高貴心靈的比較顯著的特徵,其發展一定要克服某些自然的欲望,而且還不時需要實際地對抗魔鬼的誘惑。後者爭取我們摒棄令人憂鬱、摧毀心智的 “獨處”,換取 “與人为伍”,走向社群。魔鬼說,即使最壞的社交活動,也會給人們一份人類情誼的意義:這樣的痛苦生活會捨棄你,它像一隻兀鷹啄食你的胸脯!所見最壞的社會也會顯出你,你是大眾之中的一個人物。—— 歌德《浮士德》

對於有才智的人來說,獨處的好處是加倍的。第一,讓他能清靜;第二,他不必跟其他人在一起 —— 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跟世人打交道需要我們抑制自己,面對厭惡甚至危險。拉・布魯耶(La Bruyere)說得好:我們所有的禍害都來自於不能獨處。

西塞羅甚至說過這樣的話:一個能夠完全自立,並且具備獨特才能的人,不可能生活不快樂。一個人愈有獨立的才能,別人對他的重要性就愈少。這種自足的感覺,讓許多有真才實學的人不致為了跟世人相處而做出相當的犧牲,更別說實際上克制自己去積極參與那些活動。

愛好孤獨很顯然不是人性中最直接、最原始的衝動,而是次要的、慢慢養成的習性。它是高貴心靈的比較顯著的特徵,其發展一定要克服某些自然的欲望,而且還不時需要實際地對抗魔鬼的誘惑。後者爭取我們摒棄令人憂鬱、摧毀心智的 “獨處”,換取 “與人为伍”,走向社群。魔鬼說,即使最壞的社交活動,也會給人們一份人類情誼的意義:這樣的痛苦生活會捨棄你,它像一隻兀鷹啄食你的胸脯!所見最壞的社會也會顯出你,你是大眾之中的一個人物。—— 歌德《浮士德》


幽居的煩惱#

我們的性情也一樣,長時期的幽居會讓我們的脾氣變得非常敏感,就連最微小的事故,最無所謂的話或樣子,都足以困擾和冒犯我們 —— 這些小事通常不為普通人所注意。

我們的性情也一樣,長時期的幽居會讓我們的脾氣變得非常敏感,就連最微小的事故,最無所謂的話或樣子,都足以困擾和冒犯我們 —— 這些小事通常不為普通人所注意。


社交與年齡#

人與人之間的共同之處,是人們的性格之中最低下、最不高貴,也就是那些平庸、瑣碎、卑俗的部分。我們與這些庸人为伍,究竟能獲得什麼歡樂呢?那些人不能把自己提升到更高的層次,而要把一切拉到跟自己同樣的低下。那些人的目的就是這樣,我們還能要求他們什麼呢?

人與人之間的共同之處,是人們的性格之中最低下、最不高貴,也就是那些平庸、瑣碎、卑俗的部分。我們與這些庸人为伍,究竟能獲得什麼歡樂呢?那些人不能把自己提升到更高的層次,而要把一切拉到跟自己同樣的低下。那些人的目的就是這樣,我們還能要求他們什麼呢?


忍受孤獨#

要養成跟人交往時保持著孤單感。一方面學習怎麼跟友伴在一起時依然故我,並不立刻說出你的想法;另一方面,對別人所說的話,不必太推敲字義,在道義上或智力上,不要對別人期望過高,並加強對他人意見的淡漠感,就最能練習人人讚美的容忍精神。

在這一方面,社群好像一把火 —— 聰明人在適當的距離取暖,不像傻瓜一樣過於靠近火,一旦被燒傷,就跑開獨自發抖,大叫大嚷火會燒傷人。人們因為忍受不了獨處而對人和氣友善。他們變得討厭自己,內心的空虛促使他們與人交往,去國外旅行。

這些人的自身,我們可以說,只具備為人的條件的一小部分。他們需要相當多的人數,才能湊出可觀的分量,達到自覺夠資格成為人。優秀的人,並不代表某一小部分,而是指整體,他本身就是完全的。

要養成跟人交往時保持著孤單感。一方面學習怎麼跟友伴在一起時依然故我,並不立刻說出你的想法;另一方面,對別人所說的話,不必太推敲字義,在道義上或智力上,不要對別人期望過高,並加強對他人意見的淡漠感,就最能練習人人讚美的容忍精神。

在這一方面,社群好像一把火 —— 聰明人在適當的距離取暖,不像傻瓜一樣過於靠近火,一旦被燒傷,就跑開獨自發抖,大叫大嚷火會燒傷人。人們因為忍受不了獨處而對人和氣友善。他們變得討厭自己,內心的空虛促使他們與人交往,去國外旅行。

這些人的自身,我們可以說,只具備為人的條件的一小部分。他們需要相當多的人數,才能湊出可觀的分量,達到自覺夠資格成為人。優秀的人,並不代表某一小部分,而是指整體,他本身就是完全的。


嫉妒是人的天性#

我們應該永遠記住:出於嫉妒的憎恨是最難消除的。所以我們永遠要小心,行事要有節制,以免引起別人的忌恨。正像對付其他許多惡習一樣,我們最好完全棄絕在這方面可能獲得的快慰,因為後果嚴重。

每一個尊貴的人都有一大群羨慕者圍繞著,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位,他們會暗地裡對你懷恨在心,除非為恐懼所抑制。他們會急切地讓你明白:你不比他們強。就由於他們這種熱切地讓你明白的態度,你可以看出他們顯然自知不如你。

我們應該永遠記住:出於嫉妒的憎恨是最難消除的。所以我們永遠要小心,行事要有節制,以免引起別人的忌恨。正像對付其他許多惡習一樣,我們最好完全棄絕在這方面可能獲得的快慰,因為後果嚴重。

每一個尊貴的人都有一大群羨慕者圍繞著,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位,他們會暗地裡對你懷恨在心,除非為恐懼所抑制。他們會急切地讓你明白:你不比他們強。就由於他們這種熱切地讓你明白的態度,你可以看出他們顯然自知不如你。


想像做不了判斷#

但是一旦你下定決心,並且開始著手,你必須堅持到底 —— 不要因為重新回想已經完成的事,或是再次顧慮到許多可能的危險,從而擔心不已;讓你的心思完全離開這個問題,抗拒再去想那件事,牢記著你在適當的時候曾經作過成熟的考慮。同樣的勸告見於意大利的一句諺語,歌德曾經譯為:把馬鞍系好,然後自信地騎乘奔馳。

每一天是一個小生命:每一次醒來和起身是小模樣的出生,每一個早晨是短暫的青春,每一次休息和睡覺是小模樣的死亡。

但是一旦你下定決心,並且開始著手,你必須堅持到底 —— 不要因為重新回想已經完成的事,或是再次顧慮到許多可能的危險,從而擔心不已;讓你的心思完全離開這個問題,抗拒再去想那件事,牢記著你在適當的時候曾經作過成熟的考慮。同樣的勸告見於意大利的一句諺語,歌德曾經譯為:把馬鞍系好,然後自信地騎乘奔馳。

每一天是一個小生命:每一次醒來和起身是小模樣的出生,每一個早晨是短暫的青春,每一次休息和睡覺是小模樣的死亡。


控制想像#

我在這裡建議對想像要加以控制,同時也要求我們不去回想過去不幸的事情,諸如我們所遭遇的不公正或傷害。我們所蒙受的損失,我們所經歷的污辱、輕視和困擾,都足以構成一幅漆黑的圖畫,我們不要去描繪它。要是那麼做,就會弄醒那些沉睡已久的可恨的情緒 —— 那些擾亂和破壞我們天性的憤怒和憎恨,讓它們置身於現實生活中。

我在這裡建議對想像要加以控制,同時也要求我們不去回想過去不幸的事情,諸如我們所遭遇的不公正或傷害。我們所蒙受的損失,我們所經歷的污辱、輕視和困擾,都足以構成一幅漆黑的圖畫,我們不要去描繪它。要是那麼做,就會弄醒那些沉睡已久的可恨的情緒 —— 那些擾亂和破壞我們天性的憤怒和憎恨,讓它們置身於現實生活中。


失去的價值#

我們有時應該把我們的所有物,看作是可能會丟失的。不管什麼,財物、健康、朋友、配偶、孩子,或是其他我們喜愛的人,大多數情況是,只有在我們失去他們時,才開始發現他們的價值。

我們有時應該把我們的所有物,看作是可能會丟失的。不管什麼,財物、健康、朋友、配偶、孩子,或是其他我們喜愛的人,大多數情況是,只有在我們失去他們時,才開始發現他們的價值。


整理好思緒#

我們的思緒一定要好好地加以整理,就像是把它們分別放在不同的小抽屜裡,我們可以打開某一抽屜,而不會影響到任何其他的抽屜。

我們的思緒一定要好好地加以整理,就像是把它們分別放在不同的小抽屜裡,我們可以打開某一抽屜,而不會影響到任何其他的抽屜。


克己#

我們必須限制我們的願望,抑制我們的欲求,節制我們的憤怒。要永遠記住,任何值得擁有的東西,每個人只可能獲得無限小的一部分。然而,另一方面,每個人都會遭逢人生的許多不幸。總之,我們必須 “一忍再忍”。如果做不到這一項,任何財富或權力都無法使我們免於痛苦,這也是賀拉斯(《書函集》卷 1 第 18 節)所說的意思。他建議:要小心考察並勤於探討,如何最能促成一生平靜;庶不致竟日被無謂的意欲,恐懼或希冀無用之物所折騰。

我們必須限制我們的願望,抑制我們的欲求,節制我們的憤怒。要永遠記住,任何值得擁有的東西,每個人只可能獲得無限小的一部分。然而,另一方面,每個人都會遭逢人生的許多不幸。總之,我們必須 “一忍再忍”。如果做不到這一項,任何財富或權力都無法使我們免於痛苦,這也是賀拉斯(《書函集》卷 1 第 18 節)所說的意思。他建議:要小心考察並勤於探討,如何最能促成一生平靜;庶不致竟日被無謂的意欲,恐懼或希冀無用之物所折騰。


有所作為#

事實是,我們的天性在本質上是 “無法休止的”:無所事事,我們一下子就感到厭倦,這就是無法忍受的沉悶。這種希望有所作為的衝動應該加以調節,把規律什麼的引入到裡面,這樣將增加我們所獲得的滿意程度。

事實是,我們的天性在本質上是 “無法休止的”:無所事事,我們一下子就感到厭倦,這就是無法忍受的沉悶。這種希望有所作為的衝動應該加以調節,把規律什麼的引入到裡面,這樣將增加我們所獲得的滿意程度。


快樂是健康綻放的花朵#

影響我們快樂的,不是事物的客觀性質或本身,而是它們對我們的影響是什麼,在我們看來是怎樣的。這就是艾匹克提塔斯(Epictetus)所說的:“事物不影響人,是我們對事物的想法影響我們。”

影響我們快樂的,不是事物的客觀性質或本身,而是它們對我們的影響是什麼,在我們看來是怎樣的。這就是艾匹克提塔斯(Epictetus)所說的:“事物不影響人,是我們對事物的想法影響我們。”


雙重生活#

他們的智慧也一樣:在相當程度上,它具有雙重性格,一部分用來應付日常事務,也就是全部世人都面臨的有關意欲的事物;另一部分用來處理他們的特殊工作 —— 對人類的生存從事純粹和客觀的沉思。在這個世界的舞台上,大多數人各自演一個小角色,然後下台。大天才過著複式的生活,既是演員,也是觀眾。

他們的智慧也一樣:在相當程度上,它具有雙重性格,一部分用來應付日常事務,也就是全部世人都面臨的有關意欲的事物;另一部分用來處理他們的特殊工作 —— 對人類的生存從事純粹和客觀的沉思。在這個世界的舞台上,大多數人各自演一個小角色,然後下台。大天才過著複式的生活,既是演員,也是觀眾。


持久不變的是人的性格#

所謂人生的幸福和艱辛,並不取決於我們的遭際,而在於我們如何應對它,在於我們感受它的性質和程度。

同一理由,我們對於完全來自外界的不幸,比較容易忍受,而對自己招來的不幸卻更難應付。運數總是會變更的,性格則不然。因此,主觀方面的福分 —— 高貴的性格、精明的頭腦、愉快的性情、樂觀的精神、健全的身體,總之,身心健康是構成幸福的最為首要的因素。所以,相比獲得外在的財富和外界的榮譽,我們更應該注意提高和維護自己的身心健康。

所謂人生的幸福和艱辛,並不取決於我們的遭際,而在於我們如何應對它,在於我們感受它的性質和程度。

同一理由,我們對於完全來自外界的不幸,比較容易忍受,而對自己招來的不幸卻更難應付。運數總是會變更的,性格則不然。因此,主觀方面的福分 —— 高貴的性格、精明的頭腦、愉快的性情、樂觀的精神、健全的身體,總之,身心健康是構成幸福的最為首要的因素。所以,相比獲得外在的財富和外界的榮譽,我們更應該注意提高和維護自己的身心健康。


與快樂有關#

開心是直接而立即收穫的,它好像是 “幸福” 的現金,不像其他的福分只是支票。只有它可以使我們在此刻立即快樂,我們的生存不過是在兩個永恆之間所佔據的無限短的一瞬。把握和促進這樣的愉快感,該是我們努力追求幸福的最高目標。

美貌也部分地跟快樂有關。生得漂亮的人可以說佔盡好處,雖然正確地說,它不能直接地促進我們的快樂。美貌對促進快樂是間接的,是因為它能給人好感。它帶來的好處不少,即使是對於男人。生得漂亮是一封公開的推薦信,讓人立即喜歡推薦信的持有者。

開心是直接而立即收穫的,它好像是 “幸福” 的現金,不像其他的福分只是支票。只有它可以使我們在此刻立即快樂,我們的生存不過是在兩個永恆之間所佔據的無限短的一瞬。把握和促進這樣的愉快感,該是我們努力追求幸福的最高目標。

美貌也部分地跟快樂有關。生得漂亮的人可以說佔盡好處,雖然正確地說,它不能直接地促進我們的快樂。美貌對促進快樂是間接的,是因為它能給人好感。它帶來的好處不少,即使是對於男人。生得漂亮是一封公開的推薦信,讓人立即喜歡推薦信的持有者。


幻象#

我們永遠不應該被一時的印象所操縱,也不應該為事物的表象所左右,這些印象和表象對我們的影響,其力量遠遠超過思想的或系列概念的單純作用。

我們永遠不應該被一時的印象所操縱,也不應該為事物的表象所左右,這些印象和表象對我們的影響,其力量遠遠超過思想的或系列概念的單純作用。


天才都是憂鬱的#

為 “外我” 而犧牲 “內我”,也就是為了光輝、官職、排場、頭銜和榮譽而放棄個人全部或部分的安閒和自主,是莫大的愚蠢。

為 “外我” 而犧牲 “內我”,也就是為了光輝、官職、排場、頭銜和榮譽而放棄個人全部或部分的安閒和自主,是莫大的愚蠢。


幸福來自內心#

我們從外在世界所能獲得的東西很有限。外在世界充滿悲哀和痛苦,我們要是離開,那些煩悶又在各處等待我們。不僅如此,邪惡一般都佔盡上風,愚蠢的叫鬧聲最為洪亮。命運是殘酷的,人類是可憐的。

每一樂趣都必須先要進行某種活動,也就是先要運用某些能力。做不到這些,樂趣就不可能存在。

我們從外在世界所能獲得的東西很有限。外在世界充滿悲哀和痛苦,我們要是離開,那些煩悶又在各處等待我們。不僅如此,邪惡一般都佔盡上風,愚蠢的叫鬧聲最為洪亮。命運是殘酷的,人類是可憐的。

每一樂趣都必須先要進行某種活動,也就是先要運用某些能力。做不到這些,樂趣就不可能存在。


兩個生命#

伏爾泰說得好:“沒有真正的需要,就沒有真正的樂趣。” 自然、藝術和文學具有不同的美麗,這些趣味之所以為一些人欣賞,而跟另一些人無缘,就是因為前者有這些需要。把這些樂趣奉送給無此需要、也不會欣賞的人,好比期望白髮蒼蒼的老朽沉溺於熱戀一般。具有這些天賦的人生活於兩個生命之中,一個是自身的生命,一個是睿智的生命。而且后一生命會逐漸被看作真實的生命,前一生命只是當作導致睿智生命的手段而已。其他人則把這類膚淺、空虛而充滿困難的自下而上的自身的生命當作生命的目的。

樂趣總是涉及我們如何運用能力,而 “快樂” 就在於 “樂趣” 不斷地重複。在這方面,感性所帶來的樂趣,無疑會超過其他基本的兩類。其他兩類在牲畜中同樣地存在,甚至更為顯著。讓我們跟其他動物有所區別的就是這種獨特的感性。我們的智力包括感性的各種形式,充足的感性使我們能享有心智方面的樂趣,即所謂 “知性的樂趣”。感性愈為充分,樂趣就愈大。

伏爾泰說得好:“沒有真正的需要,就沒有真正的樂趣。” 自然、藝術和文學具有不同的美麗,這些趣味之所以為一些人欣賞,而跟另一些人無缘,就是因為前者有這些需要。把這些樂趣奉送給無此需要、也不會欣賞的人,好比期望白髮蒼蒼的老朽沉溺於熱戀一般。具有這些天賦的人生活於兩個生命之中,一個是自身的生命,一個是睿智的生命。而且后一生命會逐漸被看作真實的生命,前一生命只是當作導致睿智生命的手段而已。其他人則把這類膚淺、空虛而充滿困難的自下而上的自身的生命當作生命的目的。

樂趣總是涉及我們如何運用能力,而 “快樂” 就在於 “樂趣” 不斷地重複。在這方面,感性所帶來的樂趣,無疑會超過其他基本的兩類。其他兩類在牲畜中同樣地存在,甚至更為顯著。讓我們跟其他動物有所區別的就是這種獨特的感性。我們的智力包括感性的各種形式,充足的感性使我們能享有心智方面的樂趣,即所謂 “知性的樂趣”。感性愈為充分,樂趣就愈大。


心靈的財富#

年輕人應該很早接受訓練以便能夠獨處,因為獨處是快樂和心境平靜的一個來源。

心靈的內在財富是真正的財富。其他一切都可能弊多於利。——《警言》第 12 章

年輕人應該很早接受訓練以便能夠獨處,因為獨處是快樂和心境平靜的一個來源。

心靈的內在財富是真正的財富。其他一切都可能弊多於利。——《警言》第 12 章


所求與所得#

貧困像瘟疫一樣,緊緊地依附於人們的生活中,錢財能使人免於這一慢性病的侵害,它使我們從自然命運的強迫勞動中解放出來。

貧困像瘟疫一樣,緊緊地依附於人們的生活中,錢財能使人免於這一慢性病的侵害,它使我們從自然命運的強迫勞動中解放出來。


他人眼中的我們#

當我們見到人們全力爭取某些事物,費盡千辛萬苦,冒險犯難,無非是為了讓人刮目相看。當我們見到不但官職、頭銜、勳章的獵取,就是財富甚至知識和藝術修養的獲得,都是為了贏獲人們更大的尊重 —— 這些難道不是確鑿的憑據,證明人類的愚蠢已悲哀到無以復加的程度嗎?

渴望讚美的人,太容易因雞毛蒜皮而變得抑鬱或興致沖沖。—— 賀拉斯《書函集》

當我們見到人們全力爭取某些事物,費盡千辛萬苦,冒險犯難,無非是為了讓人刮目相看。當我們見到不但官職、頭銜、勳章的獵取,就是財富甚至知識和藝術修養的獲得,都是為了贏獲人們更大的尊重 —— 這些難道不是確鑿的憑據,證明人類的愚蠢已悲哀到無以復加的程度嗎?

渴望讚美的人,太容易因雞毛蒜皮而變得抑鬱或興致沖沖。—— 賀拉斯《書函集》


虛榮#

我們應該弄清楚,榮譽的本身並沒有真正直接的價值,所有的只是間接的價值。如果我們大體能擺脫這一普遍的愚昧,其結果將對我們的心境平和和愉快有所增益,其情況目前不是我們所能想象的。人們將會更為堅定和自信地面對世界,而總的來說,態度上不會那麼害羞和抑制。

我們應該弄清楚,榮譽的本身並沒有真正直接的價值,所有的只是間接的價值。如果我們大體能擺脫這一普遍的愚昧,其結果將對我們的心境平和和愉快有所增益,其情況目前不是我們所能想象的。人們將會更為堅定和自信地面對世界,而總的來說,態度上不會那麼害羞和抑制。


全世界愚人#

有資格自豪就應當自豪。

無論如何,個性遠比國家性、民族性重要得多。就個人而言,個性尤其值得多多考慮。民族性涉及億萬人士,你不可能對別人大加讚揚而仍然誠實。國家性不過是人類的狹隘、悖逆和卑劣性格在各國所表現的特殊形式的另一名稱。要是我們討厭某一國家性,而讚揚另一國家性,我們對這一國家性,不久就會同樣感到厭惡的。每一個國家都嘲笑其他國家,大家的嘲笑都對。

有資格自豪就應當自豪。

無論如何,個性遠比國家性、民族性重要得多。就個人而言,個性尤其值得多多考慮。民族性涉及億萬人士,你不可能對別人大加讚揚而仍然誠實。國家性不過是人類的狹隘、悖逆和卑劣性格在各國所表現的特殊形式的另一名稱。要是我們討厭某一國家性,而讚揚另一國家性,我們對這一國家性,不久就會同樣感到厭惡的。每一個國家都嘲笑其他國家,大家的嘲笑都對。


榮譽的定義#

榮譽有客觀和主觀兩方面,客觀方面的榮譽是他人對我們價值的意見,主觀方面的榮譽是我們對他人意見的尊重。

一般人對女性榮譽的看法是,在少女時候是純潔,嫁人以後是貞操。這一看法的重要性是基於下面的考慮:婦女在諸多方面要依賴男性,而男性只有一件事需要依靠對方。因此,彼此依賴的安排便建立了 —— 男人承擔女子及以後所生子女的一切需要,這是為整個女性福利所作的安排。要實行這一計劃,女性必須團結在一起,表現出集體精神,統一戰線對付共同的敵人 —— 男性。後者以其優越的體力和智力,佔有了世上的一切美好事物,女性必須竭尽全力包圍和征服男性,以便人財兩得。

榮譽有客觀和主觀兩方面,客觀方面的榮譽是他人對我們價值的意見,主觀方面的榮譽是我們對他人意見的尊重。

一般人對女性榮譽的看法是,在少女時候是純潔,嫁人以後是貞操。這一看法的重要性是基於下面的考慮:婦女在諸多方面要依賴男性,而男性只有一件事需要依靠對方。因此,彼此依賴的安排便建立了 —— 男人承擔女子及以後所生子女的一切需要,這是為整個女性福利所作的安排。要實行這一計劃,女性必須團結在一起,表現出集體精神,統一戰線對付共同的敵人 —— 男性。後者以其優越的體力和智力,佔有了世上的一切美好事物,女性必須竭尽全力包圍和征服男性,以便人財兩得。


承受侮辱#

塞尼加說得好:“人愈是可鄙和可笑,愈是喜歡說他人的壞話。” 他侮辱的對象通常就是剛才說的那些高節之士,因為不同品位的人不可能成為朋友,卑劣之徒眼見他人的優點,每每引起私下的憤恨。所以歌德說:為什麼要對仇敵不滿?我們的天性就永遠在暗地讓他們自愧不如,他們還可望成為我們的朋友嗎?—— 歌德《西東詩集》

西塞羅說:“侮辱和謾罵留下的傷痛,就是深明事理的人也覺得難以忍受。”

真正欣賞自身的價值,會讓我們對於他人的侮辱漠不關心。但是如果我們無法不憎恨他人的侮辱,少許的世故和教養會幫助我們隱藏憤怒,不失面子。只要我們能消除有關榮譽的迷信(認為人一受侮辱,榮譽就告消失,只有以牙還牙,榮譽才可望恢復),侮辱和貶抑他人就會像是輸家取得勝利的一場打鬥。這將會像蒙惕(Vincenao Monti)所說的,“責罵人” 好像是教會的遊行,它總歸是要回到起點的。如果人們能這樣看待侮辱,我們就無須粗口回罵,以證明自己沒有錯。

塞尼加說得好:“人愈是可鄙和可笑,愈是喜歡說他人的壞話。” 他侮辱的對象通常就是剛才說的那些高節之士,因為不同品位的人不可能成為朋友,卑劣之徒眼見他人的優點,每每引起私下的憤恨。所以歌德說:為什麼要對仇敵不滿?我們的天性就永遠在暗地讓他們自愧不如,他們還可望成為我們的朋友嗎?—— 歌德《西東詩集》

西塞羅說:“侮辱和謾罵留下的傷痛,就是深明事理的人也覺得難以忍受。”

真正欣賞自身的價值,會讓我們對於他人的侮辱漠不關心。但是如果我們無法不憎恨他人的侮辱,少許的世故和教養會幫助我們隱藏憤怒,不失面子。只要我們能消除有關榮譽的迷信(認為人一受侮辱,榮譽就告消失,只有以牙還牙,榮譽才可望恢復),侮辱和貶抑他人就會像是輸家取得勝利的一場打鬥。這將會像蒙惕(Vincenao Monti)所說的,“責罵人” 好像是教會的遊行,它總歸是要回到起點的。如果人們能這樣看待侮辱,我們就無須粗口回罵,以證明自己沒有錯。


名聲是一種偶然#

我們應該重視的是那些能贏得名聲的本質,而不是名聲本身。

我們應該重視的是那些能贏得名聲的本質,而不是名聲本身。


名聲與機運#

有些人感到自己具有良好的理解力和正確的判斷,但不是天分最高,這時他就不應該害怕辛苦。勤於鑽研的人不難出類拔萃,到達只有靠苦學才得門徑而登入的幽靜地帶。在這個領域中,敵手非常少,只需要中等才能的人不久就可以找到既新穎又符合數據的理論。了解他所研究的主題,只是同一領域的一些學者,他們的鼓掌,到達那些遠處的大眾時,聲音已是非常的微弱。但如果他遵循這條路線走下去,到最後他所擁有的各種資料,就足夠建立名聲,而不必去建構什麼理論 —— 因為它們難於獲得和了解。這好比一個人到遙遠而不為人知的國家旅行,他的見聞就能使他成名,他的思想反而無用了。

有些人感到自己具有良好的理解力和正確的判斷,但不是天分最高,這時他就不應該害怕辛苦。勤於鑽研的人不難出類拔萃,到達只有靠苦學才得門徑而登入的幽靜地帶。在這個領域中,敵手非常少,只需要中等才能的人不久就可以找到既新穎又符合數據的理論。了解他所研究的主題,只是同一領域的一些學者,他們的鼓掌,到達那些遠處的大眾時,聲音已是非常的微弱。但如果他遵循這條路線走下去,到最後他所擁有的各種資料,就足夠建立名聲,而不必去建構什麼理論 —— 因為它們難於獲得和了解。這好比一個人到遙遠而不為人知的國家旅行,他的見聞就能使他成名,他的思想反而無用了。


名聲並不能使人快樂#

名聲不能使一個人快樂,使他快樂的是能為自己帶來名聲的優秀品質,說得更明確一些,就是人們在德行上或是在才智方面所依賴的優秀品質。個人最好的天性必然對本人最為重要,至於他人對自己的看法,也就是個人天性的反照所得的影像如何,對於本人的影響程度實在是微乎其微。能獲得名聲而未得名聲的人,是使人擁有快樂和幸福的重要因素,應該是能安慰自己未能得到名聲的次要因素。

偉人的快樂不在於後人會記得他,而在於他所創造的思想值得珍藏,在以後的長時期會有人研究。

在年輕之際用尽全力所完成的作品,在自己年老時仍然感到它青春依舊,該是一生最大的安慰。

名聲不能使一個人快樂,使他快樂的是能為自己帶來名聲的優秀品質,說得更明確一些,就是人們在德行上或是在才智方面所依賴的優秀品質。個人最好的天性必然對本人最為重要,至於他人對自己的看法,也就是個人天性的反照所得的影像如何,對於本人的影響程度實在是微乎其微。能獲得名聲而未得名聲的人,是使人擁有快樂和幸福的重要因素,應該是能安慰自己未能得到名聲的次要因素。

偉人的快樂不在於後人會記得他,而在於他所創造的思想值得珍藏,在以後的長時期會有人研究。

在年輕之際用尽全力所完成的作品,在自己年老時仍然感到它青春依舊,該是一生最大的安慰。


失敗的欣賞者#

我們讚頌他人,就是貶抑自己。

如要等待別人准許,我才可以出生,我就仍然不在人世。你可能知道,當你看見他們如何忽視我,他們那麼擺架子,在炫耀,在展示貨色。

奧索留斯(0dorous de Gloria)特別強調下面這句話:“名聲躲開追求它的人,卻去追求躲開它的人。” 這實在是至理之言。只因為前一類人讓自己迎合當代人的品位,後一類人敢於反抗。

我們讚頌他人,就是貶抑自己。

如要等待別人准許,我才可以出生,我就仍然不在人世。你可能知道,當你看見他們如何忽視我,他們那麼擺架子,在炫耀,在展示貨色。

奧索留斯(0dorous de Gloria)特別強調下面這句話:“名聲躲開追求它的人,卻去追求躲開它的人。” 這實在是至理之言。只因為前一類人讓自己迎合當代人的品位,後一類人敢於反抗。


名聲不過是虛榮的點心#

如果我們的存在是否具有價值需要依靠別人來評定,我們的生命就是可悲的。但是,如果我們把存在的價值看作是名聲,當作是世人的讚許,那麼,英雄或天才的生命就是如此。

從人的幸福的觀點而言,名聲不過是滿足驕傲和虛榮心胃口的珍貴點心。這一胃口,不管如何仔細地掩飾,在每個人中都是極為強烈的,那些決心不惜一切代價想要成名的人,也許是最為強烈的。極力想要成名的人,通常有一段時期對於自己的價值無法肯定,必須等到機會來臨,加以證實,讓別人看看他是什麼材料。在此之前,他總會覺得在世間遭受到暗中的不公道。

在人生的路途中,如果我們願意而且有能力做到兩點:放眼前途,容忍異己,我們會受益良多。前者讓我們不受損失和傷害,後者可以使我們免於爭論和口角。

如果我們的存在是否具有價值需要依靠別人來評定,我們的生命就是可悲的。但是,如果我們把存在的價值看作是名聲,當作是世人的讚許,那麼,英雄或天才的生命就是如此。

從人的幸福的觀點而言,名聲不過是滿足驕傲和虛榮心胃口的珍貴點心。這一胃口,不管如何仔細地掩飾,在每個人中都是極為強烈的,那些決心不惜一切代價想要成名的人,也許是最為強烈的。極力想要成名的人,通常有一段時期對於自己的價值無法肯定,必須等到機會來臨,加以證實,讓別人看看他是什麼材料。在此之前,他總會覺得在世間遭受到暗中的不公道。

在人生的路途中,如果我們願意而且有能力做到兩點:放眼前途,容忍異己,我們會受益良多。前者讓我們不受損失和傷害,後者可以使我們免於爭論和口角。


世界上總有愚人和惡徒#

如果我們要跟人們一起生活,我們必須允許每個人都有權利按照自己的性格生存,不管他的性格如何。我們應該努力從事的,是在他的本性所許可的方式中善用他的性格,而不是希望他的個性有所改變,或是直截了當地指責人家性格的不是。這就是格言 “自己活也讓別人活” 的真實意義。可是這話雖然含有至理,要做到卻很困難。一個人如果能夠永遠避免跟若干人打交道,那麼他是非常幸福快樂的。

如果我們要跟人們一起生活,我們必須允許每個人都有權利按照自己的性格生存,不管他的性格如何。我們應該努力從事的,是在他的本性所許可的方式中善用他的性格,而不是希望他的個性有所改變,或是直截了當地指責人家性格的不是。這就是格言 “自己活也讓別人活” 的真實意義。可是這話雖然含有至理,要做到卻很困難。一個人如果能夠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