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林索尔的最後夏天(果麥經典)》讀書筆記#
作者: [德] 赫爾曼・黑塞
閱讀時長: 2 小時
這是我在微信讀書中閱讀《克林索爾的最後夏天(果麥經典)》時記錄的筆記和摘錄。
克林索爾#
曾經就是這樣的男孩子,在那個不可思議的時代,對他來說世間沒什麼是不可能的,沒有什麼是艱難的,克林索爾愛著一切,統領一切,擁有一切。他便一直這樣向前進,這樣帶著九條命活著。就算從未抵達圓滿,從未實現澎湃的大合唱,他的歌謠也從不單調貧瘠,相比於別人,他總有更多彈奏的琴弦,更多扔進火裡的鋼鐵,更多背囊裡放的塔勒 [插圖],更多車上載的玫瑰!謝天謝地!
曾經就是這樣的男孩子,在那個不可思議的時代,對他來說世間沒什麼是不可能的,沒有什麼是艱難的,克林索爾愛著一切,統領一切,擁有一切。他便一直這樣向前進,這樣帶著九條命活著。就算從未抵達圓滿,從未實現澎湃的大合唱,他的歌謠也從不單調貧瘠,相比於別人,他總有更多彈奏的琴弦,更多扔進火裡的鋼鐵,更多背囊裡放的塔勒 [插圖],更多車上載的玫瑰!謝天謝地!
路易#
自然界有萬千色彩,而我們卻執意要將色譜減至二十階。這就是繪畫。你永遠無法從中獲得滿足,而且還要餵養評論家。
他們的心緒讓天上的星辰亮起又熄滅,他們讓信號彈在夜夜繁華中升起:世界是肥皂泡,是歌劇,是歡鬧的荒唐。
但路易並不喜歡看到這些脆弱,它們折磨他,向他索要同情。克林索爾習慣了向這位朋友敞開心扉,卻太晚才明白,這樣做恰恰令自己失去朋友。
自然界有萬千色彩,而我們卻執意要將色譜減至二十階。這就是繪畫。你永遠無法從中獲得滿足,而且還要餵養評論家。
他們的心緒讓天上的星辰亮起又熄滅,他們讓信號彈在夜夜繁華中升起:世界是肥皂泡,是歌劇,是歡鬧的荒唐。
但路易並不喜歡看到這些脆弱,它們折磨他,向他索要同情。克林索爾習慣了向這位朋友敞開心扉,卻太晚才明白,這樣做恰恰令自己失去朋友。
卡雷諾日#
人哪,到底是個流氓無賴,陷在世間的爛泥裡,還是一個笨笨的小孩?
“在內心深處,” 他唱著,“我是一枚金球,如同聖堂的穹頂,人們跪著祈禱,牆面發出金光。古畫上,聖地在流血,聖母之心在流血。我們也在流血,我們這些異類,這些瘋子,這些星星和彗星,七與十四把劍穿透我們極樂的胸膛。我愛你,金髮和黑髮女子,我愛所有人,包括庸人;你們都是和我一樣的可憐鬼,你們是可憐的孩子,踏錯的半神,如醉酒的克林索爾。敬我,親愛的人生!敬我,親愛的死亡!
人哪,到底是個流氓無賴,陷在世間的爛泥裡,還是一個笨笨的小孩?
“在內心深處,” 他唱著,“我是一枚金球,如同聖堂的穹頂,人們跪著祈禱,牆面發出金光。古畫上,聖地在流血,聖母之心在流血。我們也在流血,我們這些異類,這些瘋子,這些星星和彗星,七與十四把劍穿透我們極樂的胸膛。我愛你,金髮和黑髮女子,我愛所有人,包括庸人;你們都是和我一樣的可憐鬼,你們是可憐的孩子,踏錯的半神,如醉酒的克林索爾。敬我,親愛的人生!敬我,親愛的死亡!
克林索爾給伊迪斯的信#
你和我,都走進同一個迷宮,情感的迷宮。在這個糟糕世界上,它短暫來到我們身邊,而我們每個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為這短暫向此糟糕世界復仇。只有成熟穩重的人們才能明白自己的感受及其影響,明白行為的後果,他們相信生活,所走的每一步,都是明天大後天依然會堅信不疑的。我沒有那種幸運成為他們中的一員,我的所做所感,都像一個不相信明天的人,把每一天視為最後一日。
我不只是愛你,這點你清楚,我也不只是愛吉娜,明天和後天我就會愛上不同的圖景,畫下不同的圖景。但我不為任何一種感受過的愛後悔,也不會因她們做任何明智或愚蠢之事。我愛你,也許因為你我如此相似。我愛她們,因為她們與我如此不同。
你和我,都走進同一個迷宮,情感的迷宮。在這個糟糕世界上,它短暫來到我們身邊,而我們每個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為這短暫向此糟糕世界復仇。只有成熟穩重的人們才能明白自己的感受及其影響,明白行為的後果,他們相信生活,所走的每一步,都是明天大後天依然會堅信不疑的。我沒有那種幸運成為他們中的一員,我的所做所感,都像一個不相信明天的人,把每一天視為最後一日。
我不只是愛你,這點你清楚,我也不只是愛吉娜,明天和後天我就會愛上不同的圖景,畫下不同的圖景。但我不為任何一種感受過的愛後悔,也不會因她們做任何明智或愚蠢之事。我愛你,也許因為你我如此相似。我愛她們,因為她們與我如此不同。
沉沒亡音#
他知道,自己生來不同,土星向他投來另一種目光,神要在他的弦上彈出不同的歌謠。
對付死亡我不需要武器,因為死亡本不存在。唯有一種東西存在:對死亡的恐懼。人是可以治愈它的,對付恐懼是有武器的。你只需一小時的功課,便可戰勝恐懼。但李太白不願這樣,李愛著死亡,愛他對死亡的恐懼,愛他的憂鬱和悲哀,因為死亡讓他懂得自己會什麼,我們愛他什麼。
他知道,自己生來不同,土星向他投來另一種目光,神要在他的弦上彈出不同的歌謠。
對付死亡我不需要武器,因為死亡本不存在。唯有一種東西存在:對死亡的恐懼。人是可以治愈它的,對付恐懼是有武器的。你只需一小時的功課,便可戰勝恐懼。但李太白不願這樣,李愛著死亡,愛他對死亡的恐懼,愛他的憂鬱和悲哀,因為死亡讓他懂得自己會什麼,我們愛他什麼。
八月夜#
從生命之樹落下一片片葉。哦絢爛的世界,如何使你飽足,如何令你厭倦,如何讓你迷醉?今日還燦爛的,明日就將逝去。凜冽的寒風很快就會吹起在我棕灰的墳墓上。母親彎腰俯身,向著小小的孩子。我想再次見到她的眼,她的凝視是我的星光,別的一切都會消散,一切都在死去,一切都渴望死。唯永恆之母常在,那是我們的來處,她輕巧的手指寫下我們的名,在短暫空氣中。
從生命之樹落下一片片葉。哦絢爛的世界,如何使你飽足,如何令你厭倦,如何讓你迷醉?今日還燦爛的,明日就將逝去。凜冽的寒風很快就會吹起在我棕灰的墳墓上。母親彎腰俯身,向著小小的孩子。我想再次見到她的眼,她的凝視是我的星光,別的一切都會消散,一切都在死去,一切都渴望死。唯永恆之母常在,那是我們的來處,她輕巧的手指寫下我們的名,在短暫空氣中。
自畫像#
因每一種欲望而文雅,因每一種惡習而病態,因知識而歡慶沉沒。準備好向前的每一步,也準備好向後的每一步,無比燦爛也無比疲憊。如成癮者向嗎啡屈服一般,向命運與痛苦屈服。孤獨、空洞、老舊,是浮士德也是卡拉馬佐夫兄弟 [插圖],是獸也是智人。絕對坦誠,絕無壯志,絕對裸露,孩子似的怕死。充滿疲倦地等待,等待著死亡。
因每一種欲望而文雅,因每一種惡習而病態,因知識而歡慶沉沒。準備好向前的每一步,也準備好向後的每一步,無比燦爛也無比疲憊。如成癮者向嗎啡屈服一般,向命運與痛苦屈服。孤獨、空洞、老舊,是浮士德也是卡拉馬佐夫兄弟 [插圖],是獸也是智人。絕對坦誠,絕無壯志,絕對裸露,孩子似的怕死。充滿疲倦地等待,等待著死亡。
後記 回憶克林索爾的夏天#
自克林索爾的夏日閃耀,已經過去十年我與他,在一個個溫暖長夜伴著美酒佳人迷離綻放唱著克林索爾醉酒的歌!我現在的夜晚是多麼清醒而不同,隨之降臨的白日又是多麼安寧!即便有一個咒語將我帶回那時的迷狂 —— 我也不想再要了。不再將飛馳的車輪推回。默認血液中安寧的死亡,不再索求荒唐,是我如今的智慧和善良。把握一種新的幸福,新的魔力自此,我有時就只是鏡子,像月亮倒影在萊茵河中那般,任星星、神明與天使倒影其中,持續數小時。
自克林索爾的夏日閃耀,已經過去十年我與他,在一個個溫暖長夜伴著美酒佳人迷離綻放唱著克林索爾醉酒的歌!我現在的夜晚是多麼清醒而不同,隨之降臨的白日又是多麼安寧!即便有一個咒語將我帶回那時的迷狂 —— 我也不想再要了。不再將飛馳的車輪推回。默認血液中安寧的死亡,不再索求荒唐,是我如今的智慧和善良。把握一種新的幸福,新的魔力自此,我有時就只是鏡子,像月亮倒影在萊茵河中那般,任星星、神明與天使倒影其中,持續數小時。
鄉居#
我明白自己是遊牧人,不是農夫;是追尋者,不是持有者。我為了心中僵化的神明與教條已持戒太久,這是我的錯誤、我的苦痛,是我對世間疾苦犯下的共罪:因對自己施暴,因不敢走上釋然之路,我為這世界增加了罪與苦。釋然之路既不向左也不向右,它通向自我內心。此間唯有神明,此間唯有和平。
我明白自己是遊牧人,不是農夫;是追尋者,不是持有者。我為了心中僵化的神明與教條已持戒太久,這是我的錯誤、我的苦痛,是我對世間疾苦犯下的共罪:因對自己施暴,因不敢走上釋然之路,我為這世界增加了罪與苦。釋然之路既不向左也不向右,它通向自我內心。此間唯有神明,此間唯有和平。
山隘#
即使漫遊,每條路也都會帶我們歸家。
那份迷狂已不在,那份渴望也不在了 —— 不願再向所有我愛之人展示美麗遠方與個人幸福。心中由春入夏。異鄉的問候聽起來已不同。它在胸中的回響平息了。我不再朝空中扔帽子,不再歌唱。但我是在微笑的,不僅用嘴,也用靈魂微笑,用眼睛,用全身皮膚微笑。當我用與以往不同的覺知來感受,這向上飄來的田園芬芳就更精微、安寧、敏銳,更練達,更感恩。如今,這一切更加屬於我了,表達更豐富,層次更細膩。我的渴望不再去畫朦朧遠方的幻色,我的眼睛滿足於所見所得,因為它學會了去看。自那時起,世界就越來越美。世界越來越美了。我獨自一人,卻很自在。我別無所求,只想被陽光曬透。我渴望成熟。準備好死去,準備好重生。世界越來越美了。
即使漫遊,每條路也都會帶我們歸家。
那份迷狂已不在,那份渴望也不在了 —— 不願再向所有我愛之人展示美麗遠方與個人幸福。心中由春入夏。異鄉的問候聽起來已不同。它在胸中的回響平息了。我不再朝空中扔帽子,不再歌唱。但我是在微笑的,不僅用嘴,也用靈魂微笑,用眼睛,用全身皮膚微笑。當我用與以往不同的覺知來感受,這向上飄來的田園芬芳就更精微、安寧、敏銳,更練達,更感恩。如今,這一切更加屬於我了,表達更豐富,層次更細膩。我的渴望不再去畫朦朧遠方的幻色,我的眼睛滿足於所見所得,因為它學會了去看。自那時起,世界就越來越美。世界越來越美了。我獨自一人,卻很自在。我別無所求,只想被陽光曬透。我渴望成熟。準備好死去,準備好重生。世界越來越美了。
村莊#
但我注定不忠,屬於那種只會愛上愛情,而不會愛上女人的浪子。
我們漫遊者習慣於將愛欲維持在不滿足狀態,並將本該給予女人的愛,逍遙撒播在村落和山峦、湖水與谷地間,分給路上的孩子、橋上的乞丐、草上的牛、鳥與蝴蝶。我們將愛從具體對象剝離,愛本身就夠了。正如我們漫遊者並不尋找目的地,而只是享受漫遊本身,享受在路上的過程。面容鮮妍的妙齡女子啊,我不願知曉你的名字,不願持有和餵養對你的愛。你並非愛的目的,而是讓我去愛的動力。我將這份愛送走,送給路上的花兒,送給酒杯中的一抹日光,送給教堂塔樓的紅色洋蔥頂。是你讓我愛戀這個世界。
但我注定不忠,屬於那種只會愛上愛情,而不會愛上女人的浪子。
我們漫遊者習慣於將愛欲維持在不滿足狀態,並將本該給予女人的愛,逍遙撒播在村落和山峦、湖水與谷地間,分給路上的孩子、橋上的乞丐、草上的牛、鳥與蝴蝶。我們將愛從具體對象剝離,愛本身就夠了。正如我們漫遊者並不尋找目的地,而只是享受漫遊本身,享受在路上的過程。面容鮮妍的妙齡女子啊,我不願知曉你的名字,不願持有和餵養對你的愛。你並非愛的目的,而是讓我去愛的動力。我將這份愛送走,送給路上的花兒,送給酒杯中的一抹日光,送給教堂塔樓的紅色洋蔥頂。是你讓我愛戀這個世界。
橋#
生活中那些曾經扭曲折磨我,常用沉沉恐懼堵塞我心的一切,都將不再發生。伴隨最後一次疲憊,和平會到來,母性的大地會接納我。並非迎向終結,而是迎向重生。會有一次沐浴、一場小睡,老舊枯朽的在其中沉沒,青春新生的開始呼吸。於是我願重走這條路,帶著不同的感觸,聆聽小溪,凝視夜空,一次又一次。
生活中那些曾經扭曲折磨我,常用沉沉恐懼堵塞我心的一切,都將不再發生。伴隨最後一次疲憊,和平會到來,母性的大地會接納我。並非迎向終結,而是迎向重生。會有一次沐浴、一場小睡,老舊枯朽的在其中沉沒,青春新生的開始呼吸。於是我願重走這條路,帶著不同的感觸,聆聽小溪,凝視夜空,一次又一次。
農場#
思慮與擔憂似乎被留在了雪山的另一邊。在那些憂慮的人們與煩擾的事情中我曾想得太多!因為在那邊,為存在找一個理由是無比艱辛地重要,令人絕望地重要 —— 否則人該如何活下去?是巨大的苦痛使人變得深刻。而在此地,並無這種問題 —— 存在無須理由,思想只是遊戲。人能夠感受到:世界是美好的,人生是短暫的。不是所有願望都安穩:我想再要一雙眼、一個肺;我把腳伸進草叢,希望它們再長一些。
思慮與擔憂似乎被留在了雪山的另一邊。在那些憂慮的人們與煩擾的事情中我曾想得太多!因為在那邊,為存在找一個理由是無比艱辛地重要,令人絕望地重要 —— 否則人該如何活下去?是巨大的苦痛使人變得深刻。而在此地,並無這種問題 —— 存在無須理由,思想只是遊戲。人能夠感受到:世界是美好的,人生是短暫的。不是所有願望都安穩:我想再要一雙眼、一個肺;我把腳伸進草叢,希望它們再長一些。
雨#
心啊,你曾那樣痛地被撕裂,現在,放空去探索有多喜悅,不必思考,不必知曉,只是呼吸,只是感受!
心啊,你曾那樣痛地被撕裂,現在,放空去探索有多喜悅,不必思考,不必知曉,只是呼吸,只是感受!
樹木#
樹木於我而言一直是最殷切的導師。我敬仰在森林和樹叢中家族群居的樹,但我更敬仰獨自生長的樹。它們並非懦弱的逃避者,而是偉大的孤獨者,如貝多芬、尼采 —— 它們的樹梢吟誦著世界,樹根植根於永恆。它們不會迷失於孤獨,而是用所有生命力量追逐一個目標:實現那個常駐於心的獨特法則,完善自身,顯現真我。沒有什麼比一棵強壯美麗的樹更神聖,更具榜樣作用了:當一棵樹被鋸倒,致命傷口露向太陽,你可在木樁的淺色截面上讀到它所有的歷史:年輪和節疤上忠實記載著所有奮鬥、困苦、疾病、幸福、繁榮、災年和豐年,承受過的打擊與風暴。而每一個農家子弟都知道,最堅實高貴的樹木有最密的年輪,它們高高長在山上,在無休止的危難中,長出最堅不可摧、最有力、最典範的枝幹。樹木是聖哲。懂得與樹木對話,傾聽樹木的人可得真理。它們不用教條和手段傳道,它們不關心瑣碎,它們只教導生活的根本真理。
當我們感到悲傷,無法再忍受生活,一棵樹就會對我們說:安靜,安靜!看著我!生活既非容易,生活亦非艱難。讓神在你心裡說話吧,那些妄念就會沉默。你慌了,因為你走的路偏離母親和故鄉;但其實你的每一步、每一天,又將你拉近母親身邊。故鄉不在此處或彼處,除了在你心中,故鄉不會在任何地方。當我聽見夜風中樹兒簌簌響,心中撕扯著云遊四方的渴望。長久靜聽,這云遊願望便展露了它的內核與意義:看似逃避痛苦,實則不然,它是對故鄉、對母親的回憶,是對生活嶄新意義的渴望,是歸鄉之路。每條路都通向家園,每一步都是新生,每一步都是死亡,每一座墳墓都是母體。當我們對自己的妄念懷有恐懼時,樹木便在夜晚這樣簌簌吟唱。樹木的思想更緩慢、綿長而安寧,正如它們比我們擁有更漫長的生命。在我們還聽不懂樹時,樹木比我們更智慧;一旦我們學會了聆聽,我們短促、匆忙、愚妄的頭腦就會獲得無與倫比的快樂。學會聆聽樹語者,便不會再渴望變成一棵樹,不再向外求:這就是故鄉,這就是幸福。
樹木於我而言一直是最殷切的導師。我敬仰在森林和樹叢中家族群居的樹,但我更敬仰獨自生長的樹。它們並非懦弱的逃避者,而是偉大的孤獨者,如貝多芬、尼采 —— 它們的樹梢吟誦著世界,樹根植根於永恆。它們不會迷失於孤獨,而是用所有生命力量追逐一個目標:實現那個常駐於心的獨特法則,完善自身,顯現真我。沒有什麼比一棵強壯美麗的樹更神聖,更具榜樣作用了:當一棵樹被鋸倒,致命傷口露向太陽,你可在木樁的淺色截面上讀到它所有的歷史:年輪和節疤上忠實記載著所有奮鬥、困苦、疾病、幸福、繁榮、災年和豐年,承受過的打擊與風暴。而每一個農家子弟都知道,最堅實高貴的樹木有最密的年輪,它們高高長在山上,在無休止的危難中,長出最堅不可摧、最有力、最典範的枝幹。樹木是聖哲。懂得與樹木對話,傾聽樹木的人可得真理。它們不用教條和手段傳道,它們不關心瑣碎,它們只教導生活的根本真理。
當我們感到悲傷,無法再忍受生活,一棵樹就會對我們說:安靜,安靜!看著我!生活既非容易,生活亦非艱難。讓神在你心裡說話吧,那些妄念就會沉默。你慌了,因為你走的路偏離母親和故鄉;但其實你的每一步、每一天,又將你拉近母親身邊。故鄉不在此處或彼處,除了在你心中,故鄉不會在任何地方。當我聽見夜風中樹兒簌簌響,心中撕扯著云遊四方的渴望。長久靜聽,這云遊願望便展露了它的內核與意義:看似逃避痛苦,實則不然,它是對故鄉、對母親的回憶,是對生活嶄新意義的渴望,是歸鄉之路。每條路都通向家園,每一步都是新生,每一步都是死亡,每一座墳墓都是母體。當我們對自己的妄念懷有恐懼時,樹木便在夜晚這樣簌簌吟唱。樹木的思想更緩慢、綿長而安寧,正如它們比我們擁有更漫長的生命。在我們還聽不懂樹時,樹木比我們更智慧;一旦我們學會了聆聽,我們短促、匆忙、愚妄的頭腦就會獲得無與倫比的快樂。學會聆聽樹語者,便不會再渴望變成一棵樹,不再向外求:這就是故鄉,這就是幸福。
雨天#
我曉得為何這樣,並非昨天喝的酒,並非昨晚睡的破床,也並非雨天,而是魔鬼在那兒把我的心弦一根根撥亂,弄出刺耳噪音。那份恐懼又來了,源自童年夢境和童話,源自求學少年命運 [插圖] 的恐懼,對於一成不變的封閉性的恐懼,那種憂鬱,那種厭惡。世界嘗起來多麼乏味啊,明天依舊起床、吃飯、活著,又有多可怕!為何還活著?為何還這樣傻傻樂和?為何不早早投湖?對面寸草不生。你無法在作為流浪者和藝術家的同時,還作為市民和體面的健康人。你會經歷迷醉,也會經歷迷醉後的痛苦。你要接納陽光美夢,也要接納惡心肮髒。一切都在你體內,黃金與糞土,歡樂與痛苦,孩子的笑與死亡之怖。接納一切吧,不要逃避什麼,不要試圖自欺欺人!你不是市民,也不是希臘人;你不和諧,也不是自己的主人,你是暴風中的鳥兒!任風肆虐吧,任自我在暴風中翻滾吧!你說了太多謊!你曾多少次假裝和諧與智慧?甚至在詩句和書本中,假裝幸福,假裝清明!那些人便是這樣在侵略戰爭中扮演英雄的,儘管他們的五臟六腑都在瑟瑟發抖!上帝啊,人類是多麼可憐的猴子和騙子 —— 尤其是藝術家,尤其是詩人,尤其是我!
我那可愛美妙的生活總要以這樣的陰鬱時日來償還。這樣的日夜遲早到來,這些恐懼、厭惡與絕望。但我會活下去,我還會熱愛生活。
我曉得為何這樣,並非昨天喝的酒,並非昨晚睡的破床,也並非雨天,而是魔鬼在那兒把我的心弦一根根撥亂,弄出刺耳噪音。那份恐懼又來了,源自童年夢境和童話,源自求學少年命運 [插圖] 的恐懼,對於一成不變的封閉性的恐懼,那種憂鬱,那種厭惡。世界嘗起來多麼乏味啊,明天依舊起床、吃飯、活著,又有多可怕!為何還活著?為何還這樣傻傻樂和?為何不早早投湖?對面寸草不生。你無法在作為流浪者和藝術家的同時,還作為市民和體面的健康人。你會經歷迷醉,也會經歷迷醉後的痛苦。你要接納陽光美夢,也要接納惡心肮髒。一切都在你體內,黃金與糞土,歡樂與痛苦,孩子的笑與死亡之怖。接納一切吧,不要逃避什麼,不要試圖自欺欺人!你不是市民,也不是希臘人;你不和諧,也不是自己的主人,你是暴風中的鳥兒!任風肆虐吧,任自我在暴風中翻滾吧!你說了太多謊!你曾多少次假裝和諧與智慧?甚至在詩句和書本中,假裝幸福,假裝清明!那些人便是這樣在侵略戰爭中扮演英雄的,儘管他們的五臟六腑都在瑟瑟發抖!上帝啊,人類是多麼可憐的猴子和騙子 —— 尤其是藝術家,尤其是詩人,尤其是我!
我那可愛美妙的生活總要以這樣的陰鬱時日來償還。這樣的日夜遲早到來,這些恐懼、厭惡與絕望。但我會活下去,我還會熱愛生活。
小教堂#
走向虔誠之路因人而異。於我而言,它要通過許多錯誤苦難、自我拷問、巨大愚痴,是的,要經過愚痴的原始森林。我曾是自由思想者,以為虔誠是一種精神疾病;我曾是禁慾苦行者,讓釘子刺入肉體。我那時不知道,虔誠意味著健康快樂。虔誠就是信任。簡單、健康、無害的人類,孩童,還有野生動物都懷有信任。我們這類既不簡單亦非無害的人,只能在彎路中找到信任。信任自己是一個開始:無須用業債、自責和良心不安,無須用苦行和犧牲,也能獲得信仰。所有這些 “努力” 都衝著自我之外的神明,然而,我們必須相信的那個神,是在內心的。對自己說 “不” 的人,又如何對神說 “是” 呢?
當然,荊棘路不是白走的,遠遊歸鄉之人,與僅在一處久居之人是不同的。他愛得更真摯,也更能超脫於公平與妄想。公平乃留居者之美德,是一種古老的、原始人類的美德。但我們這種更新的人類不需要這種美德,我們只認識一種幸福:愛,及一種美德:信任。
而我們這種人,這種漫遊過世界的人,我們的虔誠與信仰是孤獨的。堅持舊式信仰的人不願與我們為伍,而世界的潮流卻也早已超過了我們的島嶼,流得遠遠的。
走向虔誠之路因人而異。於我而言,它要通過許多錯誤苦難、自我拷問、巨大愚痴,是的,要經過愚痴的原始森林。我曾是自由思想者,以為虔誠是一種精神疾病;我曾是禁慾苦行者,讓釘子刺入肉體。我那時不知道,虔誠意味著健康快樂。虔誠就是信任。簡單、健康、無害的人類,孩童,還有野生動物都懷有信任。我們這類既不簡單亦非無害的人,只能在彎路中找到信任。信任自己是一個開始:無須用業債、自責和良心不安,無須用苦行和犧牲,也能獲得信仰。所有這些 “努力” 都衝著自我之外的神明,然而,我們必須相信的那個神,是在內心的。對自己說 “不” 的人,又如何對神說 “是” 呢?
當然,荊棘路不是白走的,遠遊歸鄉之人,與僅在一處久居之人是不同的。他愛得更真摯,也更能超脫於公平與妄想。公平乃留居者之美德,是一種古老的、原始人類的美德。但我們這種更新的人類不需要這種美德,我們只認識一種幸福:愛,及一種美德:信任。
而我們這種人,這種漫遊過世界的人,我們的虔誠與信仰是孤獨的。堅持舊式信仰的人不願與我們為伍,而世界的潮流卻也早已超過了我們的島嶼,流得遠遠的。
午憩#
吃罷,我把夾克平攤在草地上,把頭枕在上面,看我這堆小小煙祭升上淡藍高空。覺得應該再來點兒音樂和歡慶,我在腦海中搜尋幾首會背的、艾興多夫 [插圖] 的詩歌。我想到的不多,有些還忘詞了。我模仿胡戈・沃爾夫和奧斯馬・舍克 [插圖] 的調子吟咏這些詩句。《欲遠遊者》和《你這忠誠可愛的琉特琴》是最美的。這些歌謠滿懷傷感,可傷感只是夏日雲朵,那後面是陽光和信任。這就是艾興多夫,在這點上他勝於莫里克 [插圖] 和雷瑙 [插圖]。
吃罷,我把夾克平攤在草地上,把頭枕在上面,看我這堆小小煙祭升上淡藍高空。覺得應該再來點兒音樂和歡慶,我在腦海中搜尋幾首會背的、艾興多夫 [插圖] 的詩歌。我想到的不多,有些還忘詞了。我模仿胡戈・沃爾夫和奧斯馬・舍克 [插圖] 的調子吟咏這些詩句。《欲遠遊者》和《你這忠誠可愛的琉特琴》是最美的。這些歌謠滿懷傷感,可傷感只是夏日雲朵,那後面是陽光和信任。這就是艾興多夫,在這點上他勝於莫里克 [插圖] 和雷瑙 [插圖]。
陰雲密布的天空#
我罪有應得,我才是那個把失調與怨憎帶給世界之人。
我罪有應得,我才是那個把失調與怨憎帶給世界之人。
紅房子#
而我的人生沒有中心點,我在兩極間擺動,走過這當中許多的路。此時渴望在家鄉,彼時又渴望在路上;此時需要孤獨和修院,彼時又需要愛與連接;我收藏書籍和美畫,又將它們轉手送人;我揮霍放縱,又離欲苦行。我曾篤信地將人生當作現實來敬仰,結果是,我僅將它當成實用之物來認知和喜愛。但 “自我改變” 並非本我之事,而乃奇蹟之事。若尋找、招呼、助力奇蹟,奇蹟便只會躲開。我的事,就是在許多緊張的對立中搖擺,並在奇蹟砸中我時,做好準備;我的事,就是永不滿足,承受不安。
我還會走許多彎路,還會為許多 “已實現” 感到失望。但一切終將實現它們的意義。那兒,矛盾對立寂滅之處,即是涅槃。挚愛的渴望之星,依然向我灼灼燃燒。
而我的人生沒有中心點,我在兩極間擺動,走過這當中許多的路。此時渴望在家鄉,彼時又渴望在路上;此時需要孤獨和修院,彼時又需要愛與連接;我收藏書籍和美畫,又將它們轉手送人;我揮霍放縱,又離欲苦行。我曾篤信地將人生當作現實來敬仰,結果是,我僅將它當成實用之物來認知和喜愛。但 “自我改變” 並非本我之事,而乃奇蹟之事。若尋找、招呼、助力奇蹟,奇蹟便只會躲開。我的事,就是在許多緊張的對立中搖擺,並在奇蹟砸中我時,做好準備;我的事,就是永不滿足,承受不安。
我還會走許多彎路,還會為許多 “已實現” 感到失望。但一切終將實現它們的意義。那兒,矛盾對立寂滅之處,即是涅槃。挚愛的渴望之星,依然向我灼灼燃燒。
譯後記#
在這段危機歲月,你寫作、畫畫、漫遊、飲酒,試圖對抗抑鬱,自我療愈。為追尋內心的真實,拒絕一切世俗的標籤:甘願離棄安定生活,落魄流浪;甘願放棄世人認可的賢者角色,展露迷狂;甘願打破一切自我榮耀,低到塵土裡。哪怕痛,哪怕流血呢,只要能感受到靈魂是活著的就好。你在提契諾的驕陽下疾走,心中隱隱知曉,生命中周期性的暗潮只是暫時的,你正在死去,但也將重生,感受到金色洪流貫穿全身,感受到心臟血液熊熊燃燒。1919 年夏,你看見漫天星月旋轉,明白 “矛盾對立寂滅之處,即是涅槃”。
在這段危機歲月,你寫作、畫畫、漫遊、飲酒,試圖對抗抑鬱,自我療愈。為追尋內心的真實,拒絕一切世俗的標籤:甘願離棄安定生活,落魄流浪;甘願放棄世人認可的賢者角色,展露迷狂;甘願打破一切自我榮耀,低到塵土裡。哪怕痛,哪怕流血呢,只要能感受到靈魂是活著的就好。你在提契諾的驕陽下疾走,心中隱隱知曉,生命中周期性的暗潮只是暫時的,你正在死去,但也將重生,感受到金色洪流貫穿全身,感受到心臟血液熊熊燃燒。1919 年夏,你看見漫天星月旋轉,明白 “矛盾對立寂滅之處,即是涅槃”。
本文由 WeRead-xLog 同步工具自動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