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dal

pi-dal

All science is either physics or the stamp collecting.
twitter
github
bilibili

《德米安(果麥經典)》讀書筆記

《德米安(果麥經典)》讀書筆記#

作者: 赫爾曼・黑塞
閱讀時長: 2 小時

這是我在微信讀書中閱讀《德米安(果麥經典)》時記錄的筆記和摘錄。


獻言#

我所想望的,無非是試著依我自發的本性去生活。為何如此之難?

我所想望的,無非是試著依我自發的本性去生活。為何如此之難?


前言#

我不會自封智者。我曾是探尋者,現在仍是探尋者。但我不再去星辰和書籍中探尋,而是開始學習傾聽我血液中呼嘯的教誨。我的故事並不讓人愉快。它不像虛構的故事那般甜美和諧。它有荒謬和迷惘的味道,瘋狂和夢境的味道。它的味道,就像那些不再想自我欺騙之人的生活的味道。

我不會自封智者。我曾是探尋者,現在仍是探尋者。但我不再去星辰和書籍中探尋,而是開始學習傾聽我血液中呼嘯的教誨。我的故事並不讓人愉快。它不像虛構的故事那般甜美和諧。它有荒謬和迷惘的味道,瘋狂和夢境的味道。它的味道,就像那些不再想自我欺騙之人的生活的味道。


該隱#

不過這些人確實如此。有勇氣和個性的人,在他人看來總是駭人。這種具備無畏又駭人特質的人四處行走,讓人極為不適。於是人們給這種人起綽號,杜撰寓言。為了報復他們,也為稍許掩飾自己流露的恐懼 —— 你懂嗎?

不過這些人確實如此。有勇氣和個性的人,在他人看來總是駭人。這種具備無畏又駭人特質的人四處行走,讓人極為不適。於是人們給這種人起綽號,杜撰寓言。為了報復他們,也為稍許掩飾自己流露的恐懼 —— 你懂嗎?


強盜#

我們可以通過妥善地觀察別人,準確地說出他們的想法和感受。大部分時候,我們還能預知他們下一步的行動。這很簡單,只是人們不知而已。當然,這需要練習。

無論是動物還是人,只要他全力以赴,將他的全部意志專注於一件事上,他就能實現目標。如此而已。你問題中的意思大致如此。只要你準確地審視某人,你就會比他本人更了解他。

其實我只用了簡單的辦法,我自信地狠狠盯著他。誰能承受這種目光?它讓人不安。如果你也想制勝某人,你可以在他毫不設防時盯著他,假如他依舊十分冷靜,你就放棄打算吧!因為這個人,你永遠無法征服他。永遠!但這種情況很少。我只在一個人身上失敗過。

但我認為,我們應當崇拜一切。一切皆為聖神。應當崇拜整個世界,而不是只崇拜這個被刻意劃分出來的冠冕堂皇的部分!我們需要上帝的禮拜,也需要魔鬼的禮拜。我認為這樣才正確。抑或,人應當創造一個也是魔鬼的上帝。在他面前,人無須對世上自然生發的事物感到羞愧。

我看見我的朋友筆直而坐,像平常一樣姿態優雅。但他又似乎與平日不同,渾身上下散發著我不熟悉的氣息。我以為他閉著眼睛,但我看到的,卻是他睜著。他的眼中空無一物,呆滯地窺向內部,又似乎望向遙遠的遠方。他一動不動地坐著,仿佛停止了呼吸。他的嘴,像木雕或石刻。無色蒼白的臉像大理石。唯有褐色的頭發發現出一絲生機。他的雙手放在課桌上,像件靜物般寂靜無聲,又像石頭,似果實般無動於衷。但它卻並非軟弱無力,而是像個堅固而質地優良的外殼般,包裹著暗藏的強大生命。我不禁一陣戰栗。他死了!我的念頭幾乎衝破喉嚨。但我知道,他沒有死。我緊盯著他的臉,就像盯著一具蒼白的雕像。我感到:這就是德米安!平日與我並肩,同我交談的不過是半個德米安。他為了助人意願才不時扮演某種角色,加入我們。而這才是真正的德米安。無情、古老,如野獸、如磐石,美而冷酷,死寂一片又充滿密不透風、聞所未聞的生機。環繞他的是寧靜的虛無,蒼穹和星空,是孤絕的死!現在,他已完全進入自身。我顫抖地感到,我從未如此孤獨。我無法成為他的一部分,無法觸及他。他離我如此遙遠,就像他去了海角天邊。

我們可以通過妥善地觀察別人,準確地說出他們的想法和感受。大部分時候,我們還能預知他們下一步的行動。這很簡單,只是人們不知而已。當然,這需要練習。

無論是動物還是人,只要他全力以赴,將他的全部意志專注於一件事上,他就能實現目標。如此而已。你問題中的意思大致如此。只要你準確地審視某人,你就會比他本人更了解他。

其實我只用了簡單的辦法,我自信地狠狠盯著他。誰能承受這種目光?它讓人不安。如果你也想制勝某人,你可以在他毫不設防時盯著他,假如他依舊十分冷靜,你就放棄打算吧!因為這個人,你永遠無法征服他。永遠!但這種情況很少。我只在一個人身上失敗過。

但我認為,我們應當崇拜一切。一切皆為聖神。應當崇拜整個世界,而不是只崇拜這個被刻意劃分出來的冠冕堂皇的部分!我們需要上帝的禮拜,也需要魔鬼的禮拜。我認為這樣才正確。抑或,人應當創造一個也是魔鬼的上帝。在他面前,人無須對世上自然生發的事物感到羞愧。

我看見我的朋友筆直而坐,像平常一樣姿態優雅。但他又似乎與平日不同,渾身上下散發著我不熟悉的氣息。我以為他閉著眼睛,但我看到的,卻是他睜著。他的眼中空無一物,呆滯地窺向內部,又似乎望向遙遠的遠方。他一動不動地坐著,仿佛停止了呼吸。他的嘴,像木雕或石刻。無色蒼白的臉像大理石。唯有褐色的頭發發現出一絲生機。他的雙手放在課桌上,像件靜物般寂靜無聲,又像石頭,似果實般無動於衷。但它卻並非軟弱無力,而是像個堅固而質地優良的外殼般,包裹著暗藏的強大生命。我不禁一陣戰栗。他死了!我的念頭幾乎衝破喉嚨。但我知道,他沒有死。我緊盯著他的臉,就像盯著一具蒼白的雕像。我感到:這就是德米安!平日與我並肩,同我交談的不過是半個德米安。他為了助人意願才不時扮演某種角色,加入我們。而這才是真正的德米安。無情、古老,如野獸、如磐石,美而冷酷,死寂一片又充滿密不透風、聞所未聞的生機。環繞他的是寧靜的虛無,蒼穹和星空,是孤絕的死!現在,他已完全進入自身。我顫抖地感到,我從未如此孤獨。我無法成為他的一部分,無法觸及他。他離我如此遙遠,就像他去了海角天邊。


貝雅特麗齊#

表面看來,我似乎玩世不恭,可實際上,我常常暗自軟弱地屈服於悲傷和絕望。我靠著從前在家鄉積累的知識過活,新班級較之以往的落後,讓我養成了輕視同齡人的習慣。他們在我眼中不過是些頑劣小兒。

命運和性情是一個概念的兩個名字。

你和我相關,但不是你,而是你的意象。你是我命運的一部分。

但我毫無興致,向他或任何人解釋我的轉變。它不過恰好吻合了父母與老師的期望。這種偶然沒有將我帶向任何人,沒有拉近我和任何人,它讓我更加孤單。它引領我走向德米安,走向遙遠的命運。我身陷其中,渾然不覺。貝雅特麗齊雖然是這一轉變的引子,但一段時間以來,我都與我的畫一起生活在虛幻的世界中,思考著德米安,甚至在我的眼中和心中,貝雅特麗齊已徹底消失。我不能跟任何人談及我的夢、我的期待和我內心的轉變。即便我有這種願望,我也無法做到。

表面看來,我似乎玩世不恭,可實際上,我常常暗自軟弱地屈服於悲傷和絕望。我靠著從前在家鄉積累的知識過活,新班級較之以往的落後,讓我養成了輕視同齡人的習慣。他們在我眼中不過是些頑劣小兒。

命運和性情是一個概念的兩個名字。

你和我相關,但不是你,而是你的意象。你是我命運的一部分。

但我毫無興致,向他或任何人解釋我的轉變。它不過恰好吻合了父母與老師的期望。這種偶然沒有將我帶向任何人,沒有拉近我和任何人,它讓我更加孤單。它引領我走向德米安,走向遙遠的命運。我身陷其中,渾然不覺。貝雅特麗齊雖然是這一轉變的引子,但一段時間以來,我都與我的畫一起生活在虛幻的世界中,思考著德米安,甚至在我的眼中和心中,貝雅特麗齊已徹底消失。我不能跟任何人談及我的夢、我的期待和我內心的轉變。即便我有這種願望,我也無法做到。


鳥奮爭出殼#

鳥奮爭出殼。蛋就是世界。誰若要誕生,就必須毀掉世界。鳥飛向神。神叫阿布拉克薩斯。

狂喜和恐懼、男人和女人融為一體,最神聖的和最卑劣的交織一處,沉重的負疚在溫柔的無辜中戰栗 —— 這就是我的愛之夢。這就是阿布拉克薩斯。愛不再是最初讓我惶恐的、獸性的黑暗欲望,不是像我對貝雅特麗齊的畫像那般虔誠的精神崇拜。愛是兩者兼具。愛是更多。愛是天使和撒旦,是男人和女人,是人和獸,是崇高的善和卑劣的惡。我注定生活在這種愛中。我的命運就是去品嘗這種愛。我渴望它,害怕它,但它永恆存在,並永遠在我的上方盤旋。

我所熱切渴望的,不過是活一次,將那自發的自我拋向世界,與之相聯,或與之抗爭。有時,我在深夜的街上奔跑,煩躁不安,直至午夜才回到家中。有時我想,現在,就是此刻,我一定會遇到我的愛人,她就在下一條街的拐角,在窗口呼喚我。有時,這一切折磨我,讓我無法承受,我甚至準備結束生命。

推動您飛翔的力量,是一種偉大的人性財富,世人皆有。它是一種與萬力之根緊密相連的感覺。但很快,這種感覺就令人恐怖,令人陷入危險!為此,大部分人會放棄飛翔,走上安分守己的庸常之道。但您沒有。您繼續飛翔。您是位有才能的青年。看!飛翔中您有了奇妙的發現,您能駕馭一切。在驅動您飛翔的巨力之外,您獲得了屬於自己的力量。它雖然微小、纖細,卻是一種工具、一個舵盤!非常了不起。沒有它,人會失控地衝出天際,像個瘋子。但您擁有深刻的洞察力,超越了那些安分守己的人。他們沒有鑰匙,沒有舵盤,只能跌入深淵。但是您,辛克萊,您有所作為!而怎麼做,您難道全然不知?您運用了一種新工具,一種呼吸調節器。您應當意識到,在您的心靈深處,‘主觀’甚少。心靈中的‘主觀’無法發明調節器!它不是創新,只是借鑒!它已存在千年。它是魚的平衡器,是魚鰾。事實上,今天仍有幾種少見而古老的魚,它們的魚鰾同時具備肺的功能,在必要情況下呼吸空氣。您的肺同樣,在您的夢中行使了魚鰾的功能!

鳥奮爭出殼。蛋就是世界。誰若要誕生,就必須毀掉世界。鳥飛向神。神叫阿布拉克薩斯。

狂喜和恐懼、男人和女人融為一體,最神聖的和最卑劣的交織一處,沉重的負疚在溫柔的無辜中戰栗 —— 這就是我的愛之夢。這就是阿布拉克薩斯。愛不再是最初讓我惶恐的、獸性的黑暗欲望,不是像我對貝雅特麗齊的畫像那般虔誠的精神崇拜。愛是兩者兼具。愛是更多。愛是天使和撒旦,是男人和女人,是人和獸,是崇高的善和卑劣的惡。我注定生活在這種愛中。我的命運就是去品嘗這種愛。我渴望它,害怕它,但它永恆存在,並永遠在我的上方盤旋。

我所熱切渴望的,不過是活一次,將那自發的自我拋向世界,與之相聯,或與之抗爭。有時,我在深夜的街上奔跑,煩躁不安,直至午夜才回到家中。有時我想,現在,就是此刻,我一定會遇到我的愛人,她就在下一條街的拐角,在窗口呼喚我。有時,這一切折磨我,讓我無法承受,我甚至準備結束生命。

推動您飛翔的力量,是一種偉大的人性財富,世人皆有。它是一種與萬力之根緊密相連的感覺。但很快,這種感覺就令人恐怖,令人陷入危險!為此,大部分人會放棄飛翔,走上安分守己的庸常之道。但您沒有。您繼續飛翔。您是位有才能的青年。看!飛翔中您有了奇妙的發現,您能駕馭一切。在驅動您飛翔的巨力之外,您獲得了屬於自己的力量。它雖然微小、纖細,卻是一種工具、一個舵盤!非常了不起。沒有它,人會失控地衝出天際,像個瘋子。但您擁有深刻的洞察力,超越了那些安分守己的人。他們沒有鑰匙,沒有舵盤,只能跌入深淵。但是您,辛克萊,您有所作為!而怎麼做,您難道全然不知?您運用了一種新工具,一種呼吸調節器。您應當意識到,在您的心靈深處,‘主觀’甚少。心靈中的‘主觀’無法發明調節器!它不是創新,只是借鑒!它已存在千年。它是魚的平衡器,是魚鰾。事實上,今天仍有幾種少見而古老的魚,它們的魚鰾同時具備肺的功能,在必要情況下呼吸空氣。您的肺同樣,在您的夢中行使了魚鰾的功能!


雅各與天使摔跤#

神父不為教化人,而當為活在同宗信徒中捍衛和傳遞一種情感。在這種情感中,我們創造上帝。

假如我們恨一個人,我們不過是借他的形象,恨我們自身的某些東西。那些不在我們自身的東西,從不會激怒我們。

“我們所見之物,” 皮斯托琉斯輕聲說,“正是我們自身的內在之物。沒有什麼比內在之物更為真實。大部分人活得並不真實。因為他們視外部世界為真實存在,卻無視其自身的內部世界。他們也能幸福。但人一旦獲得另一種知識,就不會選擇走一條庸常之路。辛克萊,庸常之路容易,我們的路卻艱難 —— 但我們願意走。”

然而對於那些並非因為習慣,而是我們出於本意去愛慕和敬畏的人,那些我們發自肺腑要成為其追隨者和朋友的人 —— 真正苦澀艱難的時刻是,當我們驟然發覺,心中奔涌的激流已將我們帶離了所愛之地。這一刻,每種背離朋友和老師的想法都像毒針,刺向我們的心,每一記抗爭的殴打,都打向我們的臉。這一刻,那些自詡良善的人,也會被冠以 “不忠” 和 “忘恩負義” 的名號,如同一個可恥的稱呼和印記。於是受傷的心驚恐地躲回童年美德的愛之幽谷,而不是去相信,必須做出了斷,必須斬斷紐帶。

一幅嶄新的意象,威嚴而神聖地在我心中升騰。我曾千百回預知它,乃至曾表達它,但這一刻,我才真正經驗它。我是自然拋向未知的造化,或許迎向新生,或許墮入虛無。這造化從古遠的深淵中萌發,我感知它存在於我內在的意志,並將它徹底塑造成我的意志。這是我的使命。我唯一的使命!我已嘗遍孤寂,且已預知來路更深的孤寂,難以回避的孤寂。

偉大而正確的方式是,徹底聽憑命運的安排,無欲無求。但我做不到。這是我唯一無法做到的。或許有一天您能做到。年輕人,做到這點很難,是一切困難中唯一真正的困難。我時常夢想我能做到,但我不能,因為我恐懼:我無法完全赤裸而孤獨地面對世界。我是條軟弱而可憐的狗,需要溫暖和食物,時常需要同類相伴。誰真正追隨命運,誰就不再有同伴,誰就徹底孤單,身處冰冷的世界。就像耶穌在客西馬尼園中。您知道,有些殉道之人,甘願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但他們也不是英雄,也沒有解脫。他們也渴望愛和家園,他們也有榜樣、有理想。聽從命運之人,將不再有榜樣和理想,沒有愛,也不得安慰!但這才是人該走的路。你我這樣的人注定孤獨。但我們擁有彼此,有秘密的方式作為補償,去另闢蹊徑,去反抗,去追求不凡。但是,要走上命運之路,就必須連這些也放弃,就不會成為革命者,成為榜樣和殉道者。走上命運之路,超乎想象 ——

神父不為教化人,而當為活在同宗信徒中捍衛和傳遞一種情感。在這種情感中,我們創造上帝。

假如我們恨一個人,我們不過是借他的形象,恨我們自身的某些東西。那些不在我們自身的東西,從不會激怒我們。

“我們所見之物,” 皮斯托琉斯輕聲說,“正是我們自身的內在之物。沒有什麼比內在之物更為真實。大部分人活得並不真實。因為他們視外部世界為真實存在,卻無視其自身的內部世界。他們也能幸福。但人一旦獲得另一種知識,就不會選擇走一條庸常之路。辛克萊,庸常之路容易,我們的路卻艱難 —— 但我們願意走。”

然而對於那些並非因為習慣,而是我們出於本意去愛慕和敬畏的人,那些我們發自肺腑要成為其追隨者和朋友的人 —— 真正苦澀艱難的時刻是,當我們驟然發覺,心中奔涌的激流已將我們帶離了所愛之地。這一刻,每種背離朋友和老師的想法都像毒針,刺向我們的心,每一記抗爭的殴打,都打向我們的臉。這一刻,那些自詡良善的人,也會被冠以 “不忠” 和 “忘恩負義” 的名號,如同一個可恥的稱呼和印記。於是受傷的心驚恐地躲回童年美德的愛之幽谷,而不是去相信,必須做出了斷,必須斬斷紐帶。

一幅嶄新的意象,威嚴而神聖地在我心中升騰。我曾千百回預知它,乃至曾表達它,但這一刻,我才真正經驗它。我是自然拋向未知的造化,或許迎向新生,或許墮入虛無。這造化從古遠的深淵中萌發,我感知它存在於我內在的意志,並將它徹底塑造成我的意志。這是我的使命。我唯一的使命!我已嘗遍孤寂,且已預知來路更深的孤寂,難以回避的孤寂。

偉大而正確的方式是,徹底聽憑命運的安排,無欲無求。但我做不到。這是我唯一無法做到的。或許有一天您能做到。年輕人,做到這點很難,是一切困難中唯一真正的困難。我時常夢想我能做到,但我不能,因為我恐懼:我無法完全赤裸而孤獨地面對世界。我是條軟弱而可憐的狗,需要溫暖和食物,時常需要同類相伴。誰真正追隨命運,誰就不再有同伴,誰就徹底孤單,身處冰冷的世界。就像耶穌在客西馬尼園中。您知道,有些殉道之人,甘願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但他們也不是英雄,也沒有解脫。他們也渴望愛和家園,他們也有榜樣、有理想。聽從命運之人,將不再有榜樣和理想,沒有愛,也不得安慰!但這才是人該走的路。你我這樣的人注定孤獨。但我們擁有彼此,有秘密的方式作為補償,去另闢蹊徑,去反抗,去追求不凡。但是,要走上命運之路,就必須連這些也放弃,就不會成為革命者,成為榜樣和殉道者。走上命運之路,超乎想象 ——


夏娃夫人#

我和尼采生活在一起,感受他靈魂的孤獨,揣測不斷驅策他的命運,和他一起受苦,並為世上曾有過他這樣一位決然走上自我之路的人而自覺有福。

“人永遠回不了家。” 她友善地說,“但當人們攜手走在志同道合的路上,整個世界看上去會暫時形同家園。”

我們這些攜有記號的人,或許被世人視為異類、瘋子、危險分子。但我們是覺者,或是正在覺醒的人。我們的追求是成為永恆的覺者。而旁人的追求和尋覓在於他們的意見、理想、職責,在於他們的生活和幸福能否不斷靠向大眾。這也是追求,也有力量和價值。但我們認為,我們這些被立了記號的人,要展現的是自然意志全新的、獨特的、未來的意志。而大眾則生活在固有的意志中。對他們來說,人性 —— 他們和我們同樣熱愛的人性 —— 是完善的,需要被保存、保護。對我們來說,人性是遙遠的未來,我們仍在路上摸索。人性的面目無人知曉。人性的法則無蹤可循。

但事態的進展順利與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靈魂真正的困境 —— 長久以來,一再被欺瞞、被麻痹的困境,能暴露出來。那時將是我們的時代。人們會需要我們,不是需要我們做領袖或新立法者 —— 我們不會活到新法的確立 —— 而是作為順服者,作為聽憑命運召喚的人。你看,理想受到威脅時,人人都可做出驚人之舉。而當一種新理想,一場嶄新的,或許危險、或許駭人的萌生中的運動來叩門時,所有人都不知去向。那些少數堅守的同行者是我們。我們正是為此被立下記號,就像該隱的記號一樣,為了激起恐懼和仇恨,為了驅趕當時的人類從狹隘的田園步入危險的曠野。所有影響人類進程的人都致力於此,因為他們願意聽從命運的召喚。摩西和佛陀,拿破崙和俾斯麥,無不如此。至於他們效力於哪股浪潮,受哪種天命的驅使,並非是他們個人的選擇。

“愛無須祈求。” 她說,“愛也無須索取。愛是內心堅定的力量。有了這種力量,人就無須去吸引愛,愛會前來。辛克萊,您的愛被我吸引。如果您的愛能主動吸引我,我就會來。我不想賜予禮物,我想被征服。”

他感到,愛已在他心中燒毀了一切,愛變得日益強大魅惑,乃至那個美麗的女人無法抵抗他的愛,朝他走來。他攤開雙臂準備拉住她。但當那個女人站在他面前時,卻徹底變了模樣。他驚恐地感到,他拉向自己的是他失去的整個世界。她站在他面前,把自己交給他。天空、森林和小溪,一切都煥發新的色彩,鮮活而聖潔地朝他湧來,屬於他,說他的語言。他贏得的不僅是一個女人,他的心贏得了整個世界。天上的每顆星星都在他心中發光,閃耀的喜悅浸透他的靈魂 —— 他愛過,還找到了自我。但大多數人的愛,都只為失去自我。

我和尼采生活在一起,感受他靈魂的孤獨,揣測不斷驅策他的命運,和他一起受苦,並為世上曾有過他這樣一位決然走上自我之路的人而自覺有福。

“人永遠回不了家。” 她友善地說,“但當人們攜手走在志同道合的路上,整個世界看上去會暫時形同家園。”

我們這些攜有記號的人,或許被世人視為異類、瘋子、危險分子。但我們是覺者,或是正在覺醒的人。我們的追求是成為永恆的覺者。而旁人的追求和尋覓在於他們的意見、理想、職責,在於他們的生活和幸福能否不斷靠向大眾。這也是追求,也有力量和價值。但我們認為,我們這些被立了記號的人,要展現的是自然意志全新的、獨特的、未來的意志。而大眾則生活在固有的意志中。對他們來說,人性 —— 他們和我們同樣熱愛的人性 —— 是完善的,需要被保存、保護。對我們來說,人性是遙遠的未來,我們仍在路上摸索。人性的面目無人知曉。人性的法則無蹤可循。

但事態的進展順利與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靈魂真正的困境 —— 長久以來,一再被欺瞞、被麻痹的困境,能暴露出來。那時將是我們的時代。人們會需要我們,不是需要我們做領袖或新立法者 —— 我們不會活到新法的確立 —— 而是作為順服者,作為聽憑命運召喚的人。你看,理想受到威脅時,人人都可做出驚人之舉。而當一種新理想,一場嶄新的,或許危險、或許駭人的萌生中的運動來叩門時,所有人都不知去向。那些少數堅守的同行者是我們。我們正是為此被立下記號,就像該隱的記號一樣,為了激起恐懼和仇恨,為了驅趕當時的人類從狹隘的田園步入危險的曠野。所有影響人類進程的人都致力於此,因為他們願意聽從命運的召喚。摩西和佛陀,拿破崙和俾斯麥,無不如此。至於他們效力於哪股浪潮,受哪種天命的驅使,並非是他們個人的選擇。

“愛無須祈求。” 她說,“愛也無須索取。愛是內心堅定的力量。有了這種力量,人就無須去吸引愛,愛會前來。辛克萊,您的愛被我吸引。如果您的愛能主動吸引我,我就會來。我不想賜予禮物,我想被征服。”

他感到,愛已在他心中燒毀了一切,愛變得日益強大魅惑,乃至那個美麗的女人無法抵抗他的愛,朝他走來。他攤開雙臂準備拉住她。但當那個女人站在他面前時,卻徹底變了模樣。他驚恐地感到,他拉向自己的是他失去的整個世界。她站在他面前,把自己交給他。天空、森林和小溪,一切都煥發新的色彩,鮮活而聖潔地朝他湧來,屬於他,說他的語言。他贏得的不僅是一個女人,他的心贏得了整個世界。天上的每顆星星都在他心中發光,閃耀的喜悅浸透他的靈魂 —— 他愛過,還找到了自我。但大多數人的愛,都只為失去自我。


譯後記#

伴隨一個十歲孩子的艱難成長,重新被禁忌的、黑暗邪惡的、普遍對立的世界誘惑,飽受噩夢和焦慮的折磨,害怕地期待著毀滅周圍的世界,又在不可避免的命運中,在傳統信仰、思想解禁和自身倫理的發展中,思考無意識和有意識,善與惡,男人和女人,上帝和魔鬼,整合自我 —— 在惡中走向成熟,並從惡的權力下獲得解脫和內心的超越,在愛中孕育新生。

伴隨一個十歲孩子的艱難成長,重新被禁忌的、黑暗邪惡的、普遍對立的世界誘惑,飽受噩夢和焦慮的折磨,害怕地期待著毀滅周圍的世界,又在不可避免的命運中,在傳統信仰、思想解禁和自身倫理的發展中,思考無意識和有意識,善與惡,男人和女人,上帝和魔鬼,整合自我 —— 在惡中走向成熟,並從惡的權力下獲得解脫和內心的超越,在愛中孕育新生。


本文由 WeRead-xLog 同步工具自動生成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